口腔炎指口腔黏膜的炎症,多见于婴幼儿,可单独发生,也可继发于全身疾病。
1.鹅口疮(白色念珠菌性口炎) 系口腔黏膜白色念珠菌感染。多见于新生儿、感染。口腔黏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擦去后黏膜粗糙、充血、不痛,不感染引起的口腔感染和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初黏膜充血、感染引起,多发生于营养不良、抵抗力差的小儿或流涎,常伴颌下淋巴结肿大。
治疗 1.注意口腔清洁,淡盐水清洁口腔,溃疡性口腔炎、坏疽性口腔炎以1% ~3 %双氧水或1:2000高锰酸钾液清洗溃疡面,多饮水。 2.局部涂西瓜霜、锡类散、珠黄散等,鹅口疮涂布1 %甲紫溶液或1:10万单位制霉菌素甘油;疼痛严重者进食前局部涂布2% 利多卡因。 3.抗感染 疱疹性口腔炎可选用阿吾洛韦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溃疡性口腔炎、坏疽性口腔炎选用针对病因的抗生素。 4.发热者用退热剂。 5.供给维生素,加强全身治疗。
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
肺炎 | 出血 | 发热 | 麻疹 | 水肿
| ω-3鱼油脂肪乳 |
| 淀粉酶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