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 ( deglutition disorders或swallowing disorders )
解释 收起


    吞咽是在吞咽中枢的指令下,由唇、舌、腭、咽、喉、食管等吞咽器官协同作用,将吞咽物顺畅地运送至胃的全过程。正常的吞咽是维持人体生存的必要功能之一。各种原因导致吞咽出现异常即为吞咽障碍(deglutition disorders或swallowing disorders)。吞咽障碍与吞咽困难(dysphagia)为同义词,由于前者含义较广,近年来文献中描述此类症状而非指某种特定疾病(例如食管癌)时渐多用前者。很多疾病或病理状态,凡可暂时地或持久地引起吞咽通道的阻塞或狭窄、肌肉收缩力减弱或收缩不协调、腺体分泌减少等状况时均可出现吞咽障碍。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和疾病、伤害、手术等机会的增加,吞咽障碍的发病日益增多。
    咽及吞咽运动的适应性极强,能根据吞咽物的特性做出不同的反应,并调整咽的收缩速度和吞咽强度。当咽的某一结构出现欠缺或活动受限时,其附近的结构可以做出弥补性或代偿性活动,使吞咽仍能顺利进行,称为吞咽障碍代偿期。当结构或功能欠缺程度超过弥补性活动所能达到的范围和限度时,出现失代偿,亦即吞咽障碍。临床上,按照病变发生部位可将吞咽障碍分为VI咽性和食管性吞咽障碍两类,按照疾病性质可分为功能性(动力性)和结构性吞咽障碍两类。按照吞咽障碍发生时期可将其归类为口期、咽期、喉咽期或食管期。根据动态造影所见,又可将其分为口咽连接控制期、腭咽峡关闭期、食团挤压期、喉关闭期、环咽开放期或回复期的异常。因为食管病变常可波及咽部,临床上口咽性吞咽障碍比食管性者多见。
    吞咽障碍的常见原因有:
   
    ①吞咽通道及邻近器官的炎症、损伤或肿瘤;
   
    ②脑卒中;
   
    ③头颈部的肿瘤、外伤、手术或放射线治疗;
   
    ④食管动力性压迫;
   
    ⑤颈椎增生性压迫;
   
    ⑥吞咽器官组织结构的萎缩性改变、神经感觉和运动反射功能降低;
   
    ⑦儿童期咽部和食管上、下括约肌发育未完善;
   
    ⑧某些系统疾病的影响等。吞咽障碍可以与上述疾病或相关医疗事件同期出现,也可能发生在其数月或数年之后。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病史询问是判断患者有无吞咽障碍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吞咽障碍的相关临床检查及进行分类,并考虑是否需要相关专科协同检查和治疗。在采集病史时,临床医师需详细了解吞咽障碍发生的时间和程度及其与食物大小、质地等的关系,有无疼痛、呛咳等情况。同时,也要充分注意患者的行为表现,如认知性、进食体位和偏好食物、发声等的变化。神经病变是吞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询问病史时不可遗漏相关症状。
    吞咽障碍的临床表现依病变发生的部位、性质和程度有很大的不同。轻者仅感觉吞呕不畅,重者滴水难进,或反复误吸导致吸人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常见症状有:
   
    ①发动吞咽困难,口腔内食物难以咽下或吞咽后口内食物残留;
   
    ②吞咽后食物滞留喉咽处或需反复讲行咽吞;食物嚼人与管导致呛眩或窒;
   
    ③吞咽时食物进入鼻腔;
    
    ④进食后返酸嗳气、呕出食物、胸骨后烧灼和疼痛感。有些患者还可以出现“湿音”(液体滞留舌会厌谷及梨状窝所致)和发声低沉(软腭薄弱所致)。相应症状与吞咽器官可能病变部位见表41-1。

   
    (二)查体要点
    应该首先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做出初步观察,如意识状态,营养状况,有无呼吸困难,可否配合检查等。与患者直接交谈,了解其发声情况,如有无发声困难、嘶哑、喘音、黏音,这些情况均提示患者可能有神经性或神经肌肉性疾病。
    对口腔、咽和喉的检查应包括结构完整性和功能性检查。观察口唇的收缩力和舌的运动以了解面神经和舌下神经的功能,注意唾液分泌、口腔黏膜、自然牙齿和人工义齿的情况。舌体萎缩、无力或束条状表面均提示脑神经异常。在喉镜下,嘱患者发连续的“依”音,观察喉咽、舌根和喉结构的正常和异常表现及其活动情况。观察声带的活动度,梨状窝是否有积液。借助间接喉镜的轻触,可了解咽部感觉敏感度和咽肌收缩能力。将听诊器置于患者颈部,可听到吞咽发出的声响,发生误吸时可出现典型的气水混合声。

1 辅助检查 展开
2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3 预后评价 展开
4 病程和预后 展开
5 最新进展 展开
6 诊断标准 展开
7 诊断依据 展开
8 相关课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