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两大部分,周围神经系统通常指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植物神经元的突起延伸于中枢神经系统之外的部分。临床上的周围神经疾病是指12对脑神经及31对脊神经的损害,但嗅和视的神经纤维上有神经胶质细胞而不是血旺(Schwann)细胞,因而组织学上缺少周围神经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脊神经内运动神经纤维是胞体位于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之轴突。无论是神经纤维或是胞体的病变,均易引起周围性瘫痪,然而前角在解剖学上属于中枢神经。由此可见,在中枢于周围的划分上,临床于解剖学存在某些差别。因此,周围性损害于周围神经损害有许多相同但又不是完全一致的地方临床解剖及生理。
临床解剖及生理
周围神经内神经纤维均是来自神经元的轴突所组成的周围神经纤维,在远端形成很多分支。运动神经纤维的终末分成爪状细支进入肌纤维表面
膜的沟槽内,在此构成神经肌肉接头及神经肌肉突触。感觉神经纤维始于各种异性的感受器。
神经元的细胞体及其核对细胞突起的生长、再生及其功能的维持都很重要的。大分子物质的合成主要在细胞体核的周围,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神经递质以及其他物质通过轴浆运送到神经末梢。也有从神经末梢向胞体逆行输送,但速度较慢入乙酰胆碱酯酶、破伤风毒素、单纯胞疹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神经纤维的中央输送神经细胞的轴索,外周有鞘膜(髓鞘和神经膜)。施万细胞产生鞘膜,由于细胞的旋转,施万细胞膜相互贴合形成了围绕轴索的同心圆板层,及髓鞘。而在外面的施万细胞和胞质则成为神经膜,亦无朗飞(Ranvien)结。有髓鞘纤维的髓鞘相隔一定的距离有朗飞结隔开,结间的距离于纤维的直径成正比,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于有髓鞘纤维的外径成正比。神经冲动的传导子在无髓鞘纤维是沿着神经纤维连续依次推进,而在有髓鞘纤维是由一个朗飞结到另一个郎飞结跳跃式的。因此有髓鞘纤维发生脱髓鞘变性或恢复后,施万细胞增殖二郎飞结增多,都可使传导速度减慢。
周围神经干内有许多神经束,后者由众多的神经纤维组成。结缔组织膜位于神经干外周称为神经外膜,在神经束外的名为神经束膜,进入束内分布于神经纤维之间,成为神经内膜。神经干的血供来自局部动脉的分布,经神经外膜进入神经干内。穿过神经束膜的微动脉属于终动脉。并在神经内膜处形成终动脉。并在神经内膜处形成毛细血管丛,具有血-神经屏障的作用。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结节性多动脉炎,营养血管闭塞引起神经干的部分或全部损害,在临床上大多表为多数性单神经炎。如果发生在神经末梢,则可产生多发神经炎。
1.脑神经 脑神经按其功能分为:
①感觉神经,包括特殊内脏感觉,如味、嗅觉及特殊躯体感觉如听、视觉,一般躯体感觉图痛温触亚感觉;
②运动神经,包括躯体运动及特殊内脏运动如腮弓肌运动;
③混合神经。
脑神经必须通过颅底的孔(道)才能使脑与外周器官发生联系。脑神经都与脑的一定部位相联系。除嗅和视神经进入大脑外,余下10对均同脑干密切相关。在脑干腹侧面:舌下神经从锥体与橄榄体之间的前外侧沟出脑,在橄榄体外侧的沟(橄榄后沟)中,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着舌咽、迷走和副神经出脑的根丝。在桥脑基底部与桥臂(小脑中脚)交界处有粗大的三叉神经根。在桥延沟自内向外排列着外展、面和听神经根,后者正位于桥脑-小脑角。动眼神经自大脑脚之脚间窝的外缘出脑。两结合臂间的前髓帆上有滑车神经,是惟一白脑干背面出脑的细长神经,绕过大脑脚到达脑干的腹侧。前颅凹筛板上有近20个筛孔,为嗅神经根丝的通道。中部上的视神经孔内有视神经及眼动脉,外侧部的眶上裂,为动眼、滑车、外展及三叉神经的眼支通过。圆孔和卵圆孔分别为三叉神经的第二支及第三支的通道。在颅后凹,位于枕骨大孔前外缘的舌下神经孔,为舌下神经的出颅处。颞骨岩部上内耳门,有面及听神经。舌咽、迷走和副神经则经颈静脉孔出颅。
2.脊神经 脊髓节段上的脊神经,均有前根和后根,两者连合后从椎间孔出来,然后分成前支和后支。后者支配颈部、背部的深肌(主要是脊椎棘突两旁的肌肉)及皮肤的感觉,前支较大,支配躯干前面、外侧面及四肢的感觉及运动。前支依次分为神经索、神经丛、神经干及神经末鞘。但支配躯干的脊神经前支(T~T)是单独不成丛的,分别组成肋间神经及腹壁神经。从各个神经根来的纤维在神经丛里重新组合再分配,使每条周围神经都包含了2个或2个以上的脊髓节段来的纤维,而每个脊髓节段所发出的神经纤维也分到2条或2条以上的周围神经。因此在躯干神经的节段性支配就比较明显,而在四肢节段性支配就没有那么明显。当某一条周围神经损害的时侯,在皮肤出现的感觉障碍范围要比实际有关节段要小些,这同周围神经内的不同组合再分配及邻近的羽毛状重叠有关。
3.自主神经(植物神经)根据形态和功能,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血管、腺体等。迷走神经是副交感神经的主要部分,其他脑神经如动眼、舌咽神经也有副交感神经纤维。来自脊髓的植物神经纤维,除了大部分组成各种内脏神经丛外,主要是经灰交通支进入脊神经,支配皮肤内汗腺、立毛肌及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