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四边孔综合征(quadrilateral space syndrome)即旋肱后动脉和腋神经在四边孔处受压后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其主要表现是腋神经支配的肩臂外侧的感觉障碍和三角肌功能受限。可继发于肩部外伤或继发于上肢过度运动后。 1980年,Cahill首先描述了 四边孔综合征。1983年,Cahill等报道了18例 四边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方法及良好的手术效果。
临床表现: 1.症状 主要发生在优势肢体,也可以发生于双侧肢体。开始是上肢的间隙性疼痛和麻木,播散到上臂、前臂和手。在肩疼痛史,大多数病例的症状在不知不觉中加重。外伤是常见原因。Johnson认为,在腋后注射药物可能造成疼痛不固定在肩前,其中1例向臂部和手部放射,患肢外展、外旋时症状均有加重。 2.体征 神经学检查常常无异常发现。三角肌可能有萎缩,其他肌肉均正常。肩外展可能受限,或外展力量下降。肩外侧和臂外侧感觉迟钝或消失。从后方按压四边孔有一明显的局限性压痛区,压痛区可能偏向该孔的外侧。将患肢置外展外旋位1min,可诱发出现症状。
实验室检查: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1.电生理检查 可发现三角肌有失神经支配电位,腋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2.血管造影 通过旋肱后动脉显影的情况,来了解腋神经是否受压。
【预后】
出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