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异物 ( foreign bodies in 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
解释 收起


     外耳道异物(foreign bodies in external acoustic meatus)种类繁多,大体可分为3类:动物性(如昆虫)、植物性(如豆类、谷粒、小果核等)和非生物性(如石子、纽扣、玻璃珠等)。2~5岁儿童多见,多因嬉玩时将小物塞于耳内。成人亦可发生,多为挖耳或外伤时遗留小物体,或睡眠时各种小虫进入耳道内等。医生诊治时不慎在外耳道内遗留纱条、棉球等,造成医源性异物。
诊断思路
    (
一)病史要点
    1.有异物入耳史,临床表现依异物的大小、位置、种类不同而不同。
    2.小而无刺激的异物可长期存留而无任何症状;较大的异物则可引起耳痛、耳鸣、听力下降;有些异物偶可引起反射性咳嗽。
    3.昆虫等动物性异物可在外耳道内爬行骚动,引起耳痛和响呜;植物性异物遇水膨胀后,可引起植物性炎症,刺激、压迫外耳道,引起胀痛。
    4.异物位置愈深,症状一般愈明显,靠近鼓膜的异物可压迫鼓膜,发生耳鸣、眩晕,甚至引起鼓膜及中耳损伤。
   
    (二)查体要点
    一般耳镜检查多能发现异物,但有时因异物刺激导致外耳道肿胀,窥视不清。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外耳道底壁和鼓膜下缘的交接处深陷隐蔽,细小的异物可在此存留并被隆起的外耳道底壁遮挡,检查时要格外仔细。异物如为纽扣型电池,碱性液体外流可引起外耳道炎、鼓膜灼伤甚至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1 辅助检查 展开
2 诊断要点 展开
3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4 病程和预后 展开
5 诊断标准 展开
6 诊断依据 展开
7 相关课件 展开
8 相关药品 展开
9 相关检查 展开
10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