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桡骨干双骨折较为多见,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青少年 占多数。由于尺肱关节、桡 肱关节、上尺桡关节、下尺桡关节和桡腕关节在前臂发挥着精妙而又复杂的功能,尺桡骨骨干完全骨折后,骨折端可发生侧方、重叠、成角及旋转移位,而复位要求较高。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时,必须纠正骨折端的各种移位,特别是旋转移位,并保持骨折端整复后的对位,外固定直至骨折愈合。否则,将会影响前臂的功能恢复。所以,对于移位、不稳定性骨折要求使用坚强内固定治疗。
诊断思路
1.病史要点 导致骨折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和旋转暴力,尺桡骨骨折的形态因暴力的类型不同而产生差异。其中直接暴力常见,为暴力或重物打击伤或轧伤。尺桡骨骨折多在同一水平,呈横形、粉碎性或多节段骨折。骨折的局部软组织损伤较严重,骨折端整复对位不太稳定,骨折愈合较慢,所以对前臂及手的功能影响较大。间接暴力常发生在跌倒时,手掌着地,地面的反作用力沿腕及桡骨下段向上传导,致桡骨中1/3部骨折 ,多为横形或锯齿状骨折。暴力通过骨间膜转移到尺骨,造成尺骨低位骨折,多呈短斜形骨折。此类骨折的软组织损伤一般不严重,如为儿童可发生青枝骨折,尺桡骨的骨折端均有成角移位及远侧骨折端的旋后移位。而旋转暴力多为机器的转轮或皮带绞伤或向后跌倒 ,手臂极度旋前撑地,尺桡骨相互扭转而产生骨折。尺桡骨骨折成角方向相反,如桡骨向背侧成角,尺骨向掌侧成角。跌倒时手掌触地,暴力向上传导致桡骨中或上1/3骨折,残余暴力通过骨间膜转移到尺骨,造成尺骨骨折,所以骨折线位置低(图2-65)。桡骨为横形或锯齿状,尺骨为短斜型,骨折有移位。尺桡骨骨折后往往前臂畸形很明显,局部疼痛肿胀,但在病史采集中应注意前臂软组织损伤情况,有无神经血管损伤,尤其注意观察有无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前兆,以防造成严重后果。
2.查体要点 前臂伤后局部肿胀,旋转活动受限,骨折局部有明显畸形、压痛、骨擦感,即可诊断前臂骨折。查体时应注意对软组织损伤情况的评估,注意尺桡动脉搏动,以及尺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运动情况,尤其注意观察有无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前兆,以防造成严重后果。另外,注意肘关节和腕关节局部有无压痛,密切关注邻近关节的损伤,以防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