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节性红斑(chronic erythema nodosum)又称亚急性结节性游走性脂膜炎(subacute nodular migratory panniculitis)、Vilanova病(Vilanova disease,比拉诺瓦病),即BOfverstedt报告过的游走性结节性红斑(erythema nodosum migrans),1954年首次报道。关于此病的命名仍有异议,有些学者认为该病仅为结节性红斑的一个表现,慢性结节性红斑与亚急性结节性游走性脂膜炎病名常可互换。该病病变位于下肢皮肤脂肪间隔和血管,表现为脂肪问隔增厚,间隔的肉芽肿性浸润,无静脉炎。α1抗胰蛋白酶缺陷、感染(链球菌)、甲状腺病变可能是其病因。
诊断思路
(一)病史特点
1.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于30~60岁成人。
2.结节性损害多发于小腿,亦可发生于腓肠肌部、大腿及臀部。
3.初起为单侧性分布的孤立的红色结节或斑块,随后逐渐增多;亦可开始时即为多个结节;结节经数周或数月,单个结节向周围逐渐扩展或多个结节融合成环状损害,有的结节可中央消退,伴有硬斑病样表现,后期中央可表现为淡黄色。
4.通常结节炎症轻微,不疼或有轻度压痛,不发生溃疡、瘢痕等。
5.病程可持续数年。
6.有的患者可同时有咽痛、发烧和关节痛。
(二)检查要点
在患者下肢,主要是小腿伸侧有炎症轻微的融合成环状的结节性损害或斑块,皮损中央可消退,伴硬斑病样表现,后期中央可表现呈淡黄色,结节不破溃,无触痛或轻度压痛。
(三)诊断步骤
诊断流程见图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