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腕骨脱位中,以月骨脱位和月骨周围脱位较为多见。月骨脱位多因跌倒时手掌着地,腕部过伸,月骨被挤于头状骨和桡骨之间而向掌侧脱位;反之,月骨可向背侧脱位。 诊断思路 1.病史要点 有腕部明显外伤史,跌倒时腕关节极度背伸,使月骨向掌侧脱出,月骨脱出于腕管内压迫指屈肌腱和正中神经,使手指不能完全伸直,正中神经支配区功能障碍。 2.查体要点 局部肿胀、压痛,腕关节活动受限。 因月骨锥形,掌侧宽,背侧尖,当跌倒时,手和腕部处于极度背伸位时即发生脱位。
X线摄片需包括正位、侧位,可见月骨向掌侧脱位,必要时CT扫描,通过二维、三维重建详细了解脱位情况。
诊断标准 (1)腕部外伤史,患处疼痛、肿胀。 (2)局部压痛,腕部畸形,活动受限。 (3)X线检查可明确有无脱位。 (4)CT检查可了解脱位的具体情况。
治疗 1.保守治疗 一旦发现月骨脱位,应立即手法复位,复位后即予石膏外固定3~4周。 2.手术治疗 若月骨脱位经手法复位后,月骨仍不稳定,可选择克氏针固定,并用石膏外固定约6周;若月骨脱位手法复位失败,可行切开复位石膏外固定或克氏针内固定;若已发生月骨的缺血性骨坏死者,可手术切除月骨。
月骨脱位一般早期复位较容易。月骨脱位的主要并发症是月骨的缺血性骨坏死。月骨脱位时,若仅翻转90°,一般不易引起血供障碍;若月骨翻转180°以上,则血供部分中断,若月骨前后韧带均断裂,则血供完全中断,易引起月骨的缺血性骨坏死。
预后评价 月骨脱位一般早期复位较容易。月骨脱位的主要并发症是月骨的缺血性骨坏死。月骨脱位时,若仅翻转90°,一般不易引起血供障碍;若月骨翻转180°以上,则血供部分中断,若月骨前后韧带均断裂,则血供完全中断,易引起月骨的缺血性骨坏死。
月骨脱位,即使月骨旋转180°,也未必一定会发生缺血性骨坏死。总之,复位是治疗月骨脱位的首选方法。对于掌、背侧韧带均断裂,与周围骨骼完全失去连接的月骨脱位,以及切开也无法复位的月骨脱位,可行月骨切除和肌腱充填术。对于月骨脱位,可行近排腕骨融合术。
(1)腕部外伤史,患处疼痛、肿胀。 (2)局部压痛,腕部畸形,活动受限。 (3)X线检查可明确有无脱位。 (4)CT检查可了解脱位的具体情况。
疗效判断标准 一、治愈标准 脱位已整复,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 二、好转标准 症状基本消失,功能部分恢复。
骨科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骨科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
| 关节疼痛 |
分类 月骨脱位分为月骨掌侧脱位和月骨背侧脱位。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