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进展到牙本质中层以下时称深龋。
1.可见较深的龋洞,探痛明显。 2.位于邻面的龋洞以及隐匿性龋洞,仅能从牙面看到一暗黑色区域,必须仔细探查才能发现。 3.深龋洞口开放时,食物嵌入洞中引起疼痛。平时遇冷、热和化学刺激时,疼痛程度较重。刺激去除后,疼痛可立即消失。
1.有深龋洞存在,探诊敏感。 2.遇冷热酸甜刺激时疼痛,无自发性痛。 3.应注意隐匿性龋,通过x线片检查可见牙体缺损暗影。 4.注意与可复性牙髓炎及慢性牙髓炎的鉴别。
深龋治疗的原则是: ①正确判断牙髓状况,这是深龋治疗成功的基础; ②停止龋病发展,促进牙髓的防御性反应; ③保护牙髓,治疗中必须保护牙髓,减少对牙髓的刺激。深龋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1.垫底修复,多数情况下垫底后可一次完成修复。 2.安抚治疗,对一些无自发痛,但有明显的激发痛,备洞过程中极其敏感的患牙,应先作安抚治疗,待症状消失后再作修复。 3.间接盖髓术,对龋坏接近牙髓、软化牙本质不能一次去净的患牙,可先采用间接盖髓术,促进软化牙本质再矿化和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再作修复治疗。
临床诊疗指南-口控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