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疾病。又称原发性肌病。病因未明。
进行性肌源性病变。 1.假肥大型(Duchenne型) ① 伴性隐性遗传。 ② 发生于男性,多于儿童期发病。 ③ 病程短,进展快。 ④ 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多始于骨盆带和下肢,伴腓肠肌假性肥大,腰椎过度前凸,走路如鸭步,卧位起立有Gower征。 ⑤ 血清CPK(肌酸磷酸激酶)增高(提示累及心肌)。 ⑥ 常在20岁以内死亡。 2.良性肌无力,可伴腓肠肌肥大,进行性侵及上肢。 ④ 一般不累及心肌。 3.肢带型肌无力,眼球不能转动。 7.眼咽型肌无力。 ④ CPK(肌酸磷酸激酶)正常。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有时归类于肌营养不良。
光镜病变: ① 均表现肌源性分布的特点,即萎缩肌纤维与肥大肌纤维镶嵌存在,不呈集簇状态。 ② 肥大肌纤维:直径可达100~150/μm(常视为本病的重要诊断依据),位于肌膜处的核易移向中央,有时纵切面上呈现链状核。 ③ 肌纤维变性、坏死等常较神经源性萎缩多见,可见肌纤维再生。 ④ 肌萎缩进展时,肌内衣和肌束衣胶原纤维增生,脂肪细胞浸润;严重肌萎缩时,肌肉被大量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替代。
临床诊疗指南——病理学分册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