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即静脉营养。 肠外营养的适应证是:无法(或不宜)经口摄食超过1周者;或估计1周内无法正常摄食者。外科领域包括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障碍、消化道瘘、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及完全性肠梗阻等。若病人尚存在肠功能,则应首选肠内营养的支持方式,而不是采用肠外营养。但当病人不耐受或病情不宜实施肠内营养时,则应采用肠外营养支持。
病人的临床表现包括两方面:一是原发疾病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另外则是由于营养不良所产生的临床表现。前者的临床表现因病而异,在其相关章节内将作叙述。营养不良方面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营养不良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不全,严重时甚至可危及病人生命。
肠外营养是一种治疗手段,其本身并不存在所谓的诊断要点。与其相关的实际上是关于营养不良的诊断。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包括:1.人体测量(1)体重:体重减轻10%为轻度营养不良;下降20%~30%为中度营养不良;下降超过40%为重度营养不良。(2)上臂营养不良;小于正常值的60%为重度营养不良。 2.营养不良,<21g/L为重度营养不良。(2)转铁蛋白 (正常值2.2~4.0g/L):1.50~1.75g/L为轻度营养不良,<1.00g/L为重度营养不良。 4.免疫功能测定(1)周围血营养不良,<800为重度营养不良。(2)有条件时可做营养不良。
休克,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此时机体处于分解代谢亢进的状态,负氮平衡不可能被逆转,不宜进行积极的营养支持。 2.注意控制PN输人的热氮量,输人量不宜过大,提倡“低热量供给”,以减轻负荷,保护器官功能。否则容易因超负荷而发生副反应。在热量供给方面推荐用量为25kcal/(kg·d)。肠外营养时建议减少肠外营养时提倡采用混合能源,减少葡萄糖用量(糖脂比例为1~2: 1),可减少高糖血症的发生。实施PN时强调采用全营养混合液(TNA),要避免脂肪乳剂的单瓶输注。PN时还要注意外源性胰岛素的补充。应意识到任何程度的高血糖都会使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
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急性胰腺炎 | 休克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