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裂 ( bifid spine;rhachischisis )
别名: 脊柱裂;cleft spine;cleft vertebra;hydrocele spinalis;rachischisis;spina bifida;柱裂;脊椎裂;脊柱闭合不全
解释 收起

概述:临床上此种畸形十分多见,在普查人口中占5%v29%.其中多发于第1和第2骶椎与第5腰椎处。其发生原因主要是胚胎期成软骨中心或成骨中心发育障碍,以致双侧椎弓在后部不相融合而形成宽窄不一的裂隙。单纯骨性裂隙者称为 隐性脊柱裂,最为多见;如同时伴有脊膜或脊髓膨出,则为显性 脊柱裂,占1?v2?,后者在治疗上相当困难,且多属神经外科范畴。
    脊柱裂最常见的形式是棘突及椎板缺如,椎管向背侧开放,好发于腰骶部。脊柱裂可分为:
    ①脊膜膨出(meningocele):脊膜囊样膨出,含脑脊液,不含脊髓神经组织;
    ②脊髓脊膜膨出(myelomeningocele):膨出物含有脊髓神经组织(图21-4);
    ③脊髓膨出(myelocele):即脊髓外露,脊髓一段呈平板式的暴露于外界。

    脊柱裂(rhachischisis)为脊柱的先天畸形,又有称为脊椎裂,脊柱闭合不全者。主要是胚胎在母体内发育时,神经管的发育发生障碍所致,现多认为与孕早期叶酸缺乏有关。脊柱裂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脊柱的棘突及椎板不同程度的缺如,使椎管闭合不全,椎管内容物直接与椎管外组织邻接甚至突出到椎管外,以骶尾部多见,颈段次之,其他部位较少。病变可涉及一节或多节椎骨,常与神经系统或其他系统的畸形伴发,少数伴发颅裂。根据病变的程度不同,大体上可将有椎管内容物膨出者称显性或囊性脊柱裂,反之则称隐性脊柱裂。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标准 展开
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4 诊断依据 展开
15 相关课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