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内血肿是指脑实质内的血肿,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的脑组织,发生率占颅内血肿的5%。外伤性脑内血肿常继发于脑挫裂伤,多发于额、颞叶,其次为顶叶、枕叶、基底节区、小脑、脑干等处。 脑内血肿(intra cerebral hematoma)指头部外伤后脑实质内出血形成的血肿。可发生任何部位,以额颞叶多见。
1.急性及亚急性脑内血肿 以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为主,未累及重要神经功能区可仅表现意识障碍加重及血肿形成。
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3.头颅CT检查为首选方法。
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出现或原有体征加重。 2.颅内压监测对于指导脱水药物应用、手术指征的参考、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3.脑水肿治疗合并水肿,常用脱水剂: ①20%水肿。处置 1.急性及亚急性脑内血肿 血肿量较小,临床症状轻,病情平稳者经脱水非手术治疗后可取得很好效果,而病情发展迅猛者则死亡率、重残率较高。 2.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本病重在加强临床观察,尽早复查头颅CT,了解颅内情况指导调整治疗方案。注意事项 1.头部外伤后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不重,但要警惕迟发性脑内血肿的发生。 2.脱水剂使用时要注意肾功能状态及水电解质平衡。 3.受伤后短期内大量使用脱水剂,有致颅内血肿增大可能。
一、头部创伤史 二、临床表现:与血肿的部位及合并损伤程度密切相关。额颞叶血肿多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征及意识障碍,而缺少定位症状与体征。其它部位血肿多出现相应局灶性症状。 三、CT扫描为首选确诊方法。CT影像表现为脑挫裂伤灶附近或脑深部白质内类圆形或不规则高密度血肿影,周围常见低密度水肿区。
疗效判断标准 一、治愈标准 意识清醒,无神经功能缺失,GCS评分5分,CT或MRI显示血肿清除,病人可恢复原有的生活、工作。 二、好转标准 意识清醒,有轻度神经功能缺失,生活可自理。
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
颅内压增高 | 神经系统 | 出血 | 头痛 | 水肿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