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挫裂伤 ( contusion and laceration of brain )
别名: 脑挫裂伤
解释 收起

概述: 脑挫裂伤是指暴力作用于头部,造成脑组织的器质性损伤。包括挫伤和裂伤两种病理类型。它是 颅脑损伤后在大体解剖和CT上最常见的一种损伤,通常为多发并伴有其他类型的 颅脑损伤。 脑挫裂伤可发生于受暴力直接作用的相应部位或附近,产生冲击伤,但是通常发生严重和常见的是 脑挫裂伤出现在远离打击点的部位,暴力作用点的对应点,产生严重的对冲伤。
    脑组织受暴力打击在颅腔内滑动、碰撞、变形或剪性力所引起的脑挫伤和脑裂伤,统称为脑挫裂伤。多发生在受力部位和对冲部位。损伤灶可见脑织碎裂、坏死、水肿、出血。颅内高压、低血压和低氧血症可加重脑损害。3周后出血吸收、水肿消退、脑组织软化,出现胶质瘢痕及脑膜脑瘢痕灶。脑挫伤分轻、中、重和特重型,损伤越重,抢救和治疗不及时、不规范,致残率和病死率越高。
诊断思路
    1.病史要点    有头部直接或间接外伤史。伤后即昏迷,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一般超过30分钟。醒后有头痛、恶心、呕吐。
    2.查体要点
    (1)意识障碍明显、持续时间较长:病人伤后昏迷比较深,持续时间短者数小时或数日,长者数周至数月,有的为持续性昏迷或植物生存,个别昏迷数年直至死亡。
    (2)有明显的神经损伤后定位体征:由于脑组织的破坏、出血、缺氧等损害不同部位(除某些“哑区”外),脑挫裂伤后常立即出现与损伤的部位和程度相应的体征。常见的有瞳孔散大、单瘫、偏瘫、情感障碍、失语、偏盲、局灶性癫痫、感觉障碍、一侧或两侧锥体束征等。
    (3)颅内压增高症状:轻度局灶性脑挫裂伤病人颅内压变化不大,严重者发生明显脑水肿、脑肿胀等,颅内压随之增高,出现剧烈头痛和喷射性呕吐,伴有血压升高,脉搏洪大而慢,如治疗不力最终导致脑疝而死亡。
    (4)生命体征变化常较明显:可出现高热或低温、循环与呼吸功能障碍、血压的波动,其中以脑干损伤或下丘脑损伤时最为突出。单纯闭合性脑损伤时病人很少发生休克,但如合并多发与多处创伤或闭合性脑损伤有头皮、颅骨或矢状窦、横窦伤引起大量外出血,以及脑干伤特别是脑干内有出血的病人易发生休克。
    (5)脑膜刺激症状:脑挫裂伤常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过多的红细胞及其破坏后形成的胆色素混杂在脑脊液内引起化学性刺激,造成病人头痛加重、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及克氏征阳性等。
    (6)癫痫:在伤后短时间即可发生,多见于儿童,常表现为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两种。可发生在伤后数小时内,也可发生在伤后1~2日内,晚期出现的癫痫,多由于脑损伤部位形成瘢痕的原因。
    脑挫裂伤(contusion and laceration of brain)为脑实质原发性损伤,其严重程度与暴力大小成正比,可发生在着力部位或对冲部位。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最新进展 展开
13 诊断标准 展开
14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5 诊断依据 展开
16 相关课件 展开
17 相关药品 展开
18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