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蛙粪霉病(basidiobolomycosis)是由接合菌亚门-接合菌纲-蛙粪霉科中的固孢蛙粪霉所引起,首例由印度尼西亚于1956年报道。
临床表现:感染为逐渐增大的皮下结节,入侵门户不明,部分病例发病前与昆虫叮咬有关,可能是节肢动物作传播媒介。皮下结节较坚硬,边界清楚局限,触摸可活动,表面皮肤萎缩,伴色素减退或色素增加,不发生皮肤粘连但不与肌肉筋膜粘连,肌肉。局部淋巴结不受累,未发现经血液、淋巴管播散的报道。病人可有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
实验室检查: 1.直接镜检 与耳蛙粪霉病相同。 2.真菌培养 固孢蛙粪霉的镜下结构在不同阶段可有不同结构,具有性和无性两种生殖孢子。无性孢子为子囊孢子,条件不适宜时可形成厚壁孢子。
其他辅助检查:组织病理:组织病理与耳蛙粪霉病相同。
【预后】
糖尿病 | 淋巴瘤 | 白血病 | 发热
| 碘化钾 |
| 结节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