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促凝活性异常 ( dysfunction of platelet blood coagulation )
别名: 血小板促凝活性异常;Scott综合征;血小板第3因子缺陷症;血小板第
    Ⅲ因子缺陷症
解释 收起

概述:血小板促凝活性异常由Weiss等于1979年首先报道,发现于一位名叫Mary Ann Scott的患者,故又称Scott综合征。其特征为单纯血小板促凝活性缺陷。血小板促凝活性原名血小板第?因子,故本病曾称血小板第?因子缺陷症。本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病因和发病机尚未阐明。     单纯的血小板第?因子(PF3)缺乏极为罕见,至今只有数例报道,部分病例可能继发于其他疾病,如Ehlers-Danlos综合征或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相关课件 展开
13 相关药品 展开
14 相关检查 展开
15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