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乏症 ( hereditary antithrombin
    Ⅲ deficiency )
别名: 遗传性抗凝血酶
    Ⅲ缺乏症
解释 收起

概述:遗传性抗凝血酶?缺乏症是由1965年Egeberg等首先报道本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男女患病机会相等,以杂合子多见;杂合子AT水平40%v70%。父母患本病则子女发病可能性约59%。诊断需基于对患者全病史及家系的了解。阴性家族史者不能除外自发变异的先天性缺乏症。当蛋白试验结果不能肯定时,以单倍体分析法测定其等位基因的变异将有助于遗传病诊断。同时作家系调查,以便对来自同一祖先的变异抑或基因突变提供鉴定依据。由于遗传性AT?缺乏症为单基因疾病,采用基因多态性作单倍体分析图,已鉴定出50余种多态性变异。可是有许多家系的AT?分子缺陷尚不明确。多无临床症状,正常人群中包括部分AT?生化异常者,并不一定有血栓危险性,因为在静脉血栓患者中仅4%为AT?缺乏症患者。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相关课件 展开
13 相关药品 展开
14 相关检查 展开
15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