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样综合征 ( myasthenia gravis-Bke syndrome )
别名: 重症肌无力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样综合症
解释 收起

概述:各种因素导致神经- 肌肉接头(NMJ)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功能发生障碍,均可出现类似 重症肌无力(MG)样临床表现,骨骼肌活动后肌无力加重,休息后减轻,这组疾病统称为 重症肌无力样综合征。     本组疾病主要包括:     1.新生儿 重症肌无力(neonatal myasthenia gravis)  也称暂时性新生儿 重症肌无力,由于新生儿出生后来自母体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作用于NMJ的AchR,出现类MG临床表现。     2.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congenital myasthenic syn drome)  也称家族性婴儿型 重症肌无力(familial myasthenia gravis of infancy)。新生儿期或出生后不久出现肌无力症状,是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约占 重症肌无力的1%。患儿母亲可以正常,不一定是MG患者,正常母亲所生孩子为MG患儿,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有隔代遗传家族史,同胞或堂表兄弟姐妹中可有类似病人。     3.先天性终板Ach酯酶缺乏(congenital deficiency of end-plate Ach esterase)  仅有个别病例报道。     4.慢通道综合征(slow channel syndrome)  是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外显率高,表达性可变,系AchR通道动力学异常(kinetic abnormality of the Ach receptor channel)。     5.先天性乙酰胆碱受体缺乏 (congenital deficiency of Ach receptor)  是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6.药物引起的 重症肌无力  主要包括以下3种类型。     (1)青霉胺导致的 重症肌无力:是某些用青霉胺(penicillamine)的病人出现的 重症肌无力。     (2)抗生素、其他药物及自然环境毒素所致的肌无力:许多药物可作用于突触前或突触后结构导致肌无力综合征或加重MG症状,肝肾疾病患者同时服用几种药物最易发生。两种最重要的药物及毒素介导的肌无力综合征是 肉毒中毒(botulism)和有机磷酸酯 中毒(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     (3)干扰素-Ω导致的 重症肌无力。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相关课件 展开
13 相关药品 展开
14 相关检查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