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裂 ( facial cleft )
别名: 面裂
解释 收起

概述:除唇 腭裂以外的面部先天性裂,相对于唇 腭裂少见。发生率仅为0.012%,占全部面部裂(含唇 腭裂)中的9.5%v34%,其中男性的发病率多于女性,左侧裂的发生率高于右侧,白种人的发生率又高于其他人种,75%的面裂合并有其他并发畸形。面裂严重者常并发有智力低下,易于发生 流产或死于新生儿期。目前面裂遗传学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少见性面裂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尚不如在唇 腭裂的发生中的作用明显,多表现为不典型的散发性病例。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这类面裂的病因仍属多因素致病因子相互作用所致。如孕妇受放射线照射,病毒、细菌、真菌的 感染,母体的代谢紊乱,服用过药物(抗 惊厥药,抗代谢药、类固醇等)或化学制剂(如烷基化物等),均为产生少见面裂的可疑因素。     面裂属颅面裂中的一种临床类型,对颅面裂的分类是一项困难而又复杂的工作,曾有不少学者都根据不同的解剖或胚胎学基础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但目前较为流行且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的分类,当属法国学者Tisser以眼眶和颅骨为基础的系列分类法。该分类法的优点主要是将对畸形的命名与临床的检查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其分类具有引导临床医生认识畸形特征和指导手术设计的价值。其分类方法是以睑裂作为划分颅面畸形的基准,将睑裂水平以上的颅部看作北界,睑裂以下的面部看作南界。然后借用对时间划分的方法,将发生于北界和南界的颅面裂类型分别归为7个类别后,进一步将有可能同时发生在南界与北界的颅面裂的类别代码之和。始终设计等于常数14(图1)。如代码0与代码14,代码1与代码13,代码2与代码12等,就有对应关系。这样有意识地提示临床医生在检查面裂畸形时,应相应地检查是否有同一分类中涉及到的颅骨部分的畸形。当然颅面裂中面部软组织畸形与颅骨的畸形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二者并不总是同时并存或有相同的畸形程度,软组织畸形也并不一定总是伴有相应的硬组织结构异常等。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相关课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