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决策分析
2015年4月确诊卵巢癌:PET/CT提示盆腔占位,FDG左侧卵巢来源可能,腹盆腔广泛种植转移性结节,肝内多发转移,最大约3*4cm。 2015-04-24行开腹全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切除+盆腔粘连松解术,病理提示:卵巢中分化腺癌,倾向浆液性乳头状腺癌,brca基因阴性,HRD基因阳性。 2015年5月至2021年12月行化疗(次数约30余次,外加行两次腹腔灌注化疗,方案为5-Fu+DDP。因效果不佳或副反应严重,化疗方案多次更改),期间曾口服尼拉帕利10天。 2017年4月出现剧烈腹痛入院治疗,提示肠梗阻,考虑肿瘤复发导致。入院后予以保守治疗(具体不详)后好转出院。 2021年12月期间反复发作肠梗阻2次,均予以保守治疗好转后出院。 2022年1月肠梗阻再次发作。于当地医院,复查腹部CT提示左侧中上腹部降结肠旁占位伴钙化,提示不全性肠梗阻,予以胃肠减压+灌肠治疗,患者症状好转,并有排便。 2022年1月底带胃管出院,出院后患者自行拔出胃管。出院后患者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腹胀,胃纳差,存在中下腹间断性隐痛。
图1
入院后请内镜中心协助经内镜下放置经肛门肠梗阻导管,肠镜进镜至距肛缘40cm降结肠处肠腔扭曲,粘膜水肿,无法继续进镜,X线下造影观察狭窄长度约1cm。狭窄近端肠腔扩张明显,内镜钳置入胆道导丝通过狭窄段至横结肠,退镜后留下导丝,循导丝置入经肛门肠梗阻导管至横结肠近端。肠梗阻导管置入成功后,每日予以经肠梗阻导管灌肠,充分减压,再次行CT检查发现减压效果良好(图2所示:图2上为平片显示梗阻缓解,图2下为肠梗阻导管通过降结肠肿瘤进入近端肠管减压)。
图2
手术规划及实施
图3
病理及讨论
术后继续于肿瘤内科行化疗。
妇科肿瘤如卵巢癌等,化疗效果较好,不少患者可带瘤生存多年。大多数患者去世原因为妇科肿瘤复发导致的肠梗阻,因而积极解除肠梗阻,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预后。
去年底新英格兰发表的重磅随机对照研究(DESKTOP III trial)显示,对比单纯化疗组,复发的卵巢癌再次手术减瘤+化疗组中位OS显著提高(53.7 months VS 46.0 months (hazard ratio for death, 0.75;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59 to 0.96; P=0.02)),而得到完全切除的患者效果最好,其中位生存率达61.9个月。在这项研究之前,复发的卵巢癌主流治疗方案仍然示系统性化疗。
正如DESKTOP III trial所提及的,他们发明了一种患者入组新评分标准-- the AGO score,多达76%的患者术前已通过AGO score被预测可进行完全切除。而另外一个在2019年发表于新英格兰((GOG)–0213 trial)的类似研究设计,手术完全切除率为67%,但是它的研究结论完全相反:卵巢癌复发后再次减瘤手术并不能带来生存获益。
(SOC-1) trial研究完成了357例患者入组,入组标准用到了international model (iMODEL)或者基于外科医生对患者术前影像血的判断可切除,SOC-1手术组完全切除率达77%,新进报道此项研究的无病生存期结果提示手术组要显著提高。
总体比较之,这三个著名的研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入组标准各有特色,至此我们可以推测:对于复发卵巢癌患者,严格的筛选合适患者进行再次减瘤手术,是有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而如何精确找到这部分患者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又吸引人的问题。
本文仅供医疗行业专业人士学习使用
参考文献:
1. N Engl J Med 2021; 385:2123-2131.
2. N Engl J Med 2019;381:1929-1939.
3. Lancet Oncol 2021;22:439-449.
本文作者
小提示:87%用户已下载掌上医讯App,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掌上医讯”,版权均归掌上医讯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凡是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作分享,文章观点不作为掌上医讯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532-67773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