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
病例图片

因“黑便10 d”入院。 患者无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否认抗凝药物及毒物摄入史,无手术、出血及输血史,无异常出血家族病史。 临床表现体温37℃,脉搏85次/min,血压115/80 mm Hg(1 mm Hg=0.133 kPa),皮肤、巩膜无黄染,睑结膜中度苍白,可见肝掌及蜘蛛痣。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未触及。 辅助检查RBC 2.71 x 1012/L,Hb 81 g/L,WBC 40×109/L,PLT 30 x 109/L,尿常规检查正常,大便潜血试验阳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HBsAg、抗-HBe、抗-HBc阳性。肝功能检查:ALT 44 U/L,AST 35 U/L,TBil 18.9 umol/L.Alb 28 g/L,PT 36.8 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34.3 s,AFP 35 ug/L。患者PT明显延长,APTT正常,重复检测结果相似。上腹部CT检查示肝脏体积缩小,肝裂增宽,边缘变钝,脾肿大,食管胃底静脉侧支循环建立。胃镜检查示食管距门齿25 cm以下4条静脉呈串珠样改变,向下延伸至贲门,局部呈瘤样改变,可见多处交通支,红色征阳性,胃底可见静脉呈瘤样改变。结肠镜检查无异常。 经外周静脉直接采血,将患者血浆与普通血浆进行1:1混合血浆PT纠正试验,PT纠正为14.5 s。将患者血液标本送山东省血液中心,检测凝血因子Ⅶ的活性为5%(参考区间为50%~150%),凝血因子Ⅱ、Ⅷ、Ⅸ、X活性在正常范围。 诊断:先天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 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氨甲环酸等止血药物、静脉输注维生素K1,间断小剂量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治疗,出血停止,大便变黄,Hb浓度稳定。根据凝血因子Ⅶ的半衰期,拟术中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PLT,备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若凝血功能障碍时静脉注射。 患者于2012年3月30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切除术。手术前输注新鲜冰冻血浆200 ml和PLT16 U。患者术中无明显的凝血功能障碍表现,输注新鲜冰冻血浆400 ml,术野无异常出血。术中出血量约200 ml,未使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腹腔引流管内引流淡红色液体,第1天引流300 ml,第2天引流100 ml,第3天引流20 ml后拔除引流管,术后8 d拆线切口甲级愈合,无出血,无血肿形成,患者治愈出院。出院1个月后随访,患者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复查肝功能:转氨酶、胆红素浓度正常,Alb 30 g/L,PT 36.0 s,APTT 35.3 s。血常规:RBC 2.89×1012/L,Hb 83 g/L,WBC 40×109/L,PLT 450×109/L。

马甲 110 0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