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数超过7.5×109/L,称为中性粒细胞增多(neutrophilia),测得的数值是指循环池的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发病机制有以下几点:
①细胞生成增多且凋亡减少,如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②细胞生成增多,如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慢性病(感染、肿瘤、内分泌病、炎症等可促使生长因子刺激骨髓细胞增生)、生长因子的使用。
③边缘池粒细胞动员到循环池中,发生于剧痛、运动、癫痫、心动过速或情绪激动时,称为假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症。
④细胞从循环池离开进入组织减少,如糖皮质激素等的使用。
⑤骨髓释放细胞人血流的速度增快。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病史中可有以下情况:
(1)感染:局部或全身性特别是球菌感染。也可由某些杆菌、真菌、螺旋体、寄生虫、病毒引起。
(2)炎症和组织坏死:风湿性疾病特别是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肾炎、胰腺炎、结肠炎、心肌梗死、肺梗死等。
(3)物理和情绪刺激:冷、热、运动、剧痛、忧虑、惊吓、过度兴奋等。
(4)恶性肿瘤:各种实体瘤。
(5)血液病:骨髓增生性疾病。
(6)代谢和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肝昏迷、痛风、子痫、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等。
(7)中毒或变态反应:铅、汞、砷、锂、一氧化碳中毒,抗原抗体复合物。
(8)急性失血。
二、查体要点
查体可见感染灶的相应表现;可有淋巴结和肝脾肿大、贫血貌等相关疾病的阳性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