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性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i)是在1 863年由Cavare首先描述的。1885年Goldflam强调此病与遗传有关,故又称为家族性周期性麻痹(familial periodic paralysis)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40岁为多,男多于女。发病前可有肢体酸胀、胀痛、麻木、烦渴、多汗、少尿、面色潮红和恐惧等前驱症状。有人提出,此时如稍活动可能抑制其发作。一般在夜间人睡后或清晨转醒时发生麻痹,表现为四肢软瘫,肌张力低,腱麻痹的肌肉酸痛与僵硬。过量进食碳水化合物、剧烈运动后、感染、创伤、情绪激动、月经、受凉等均可诱发。
发作时血钾降低,肌细胞内钾增加,引起膜电位过度极化,膜电位下降,乃引起肌无力及瘫痪。细胞内钾的升高可能是泵的间断活动过度所致,泵对胰岛素或肾上腺素的反应增高会导致一过性钠钾泵转运的加速。也有认为是肾上腺素皮质激素间歇性分泌过多所致的钾功能紊乱,故患者在妊娠期少发病。另一种可能的缺陷是肌纤维膜的离子通透性异常。因在发作期间血清肌酸激酶亚单位B(S-CKB)活性增加,血清肌球蛋白增高,说明肌肉膜有缺陷。 碳水化合物大量进入体内易诱发肌肌肉可有轻度改变,活检中可见肌纤维空泡肌肉钾及水分含量均升高。
在发作时血清钾含量减少,尿钾亦减少,S-CKB活性升高,血清肌球蛋白含量升高。心电图有低钾表现,U波明显、T波平坦、PR与QT时间延长、QRS波群增宽、ST段下降或见传导阻滞。肌电图显示电位幅度降低或消失,严重者电刺激无反应。
通常诊断可根据: ①典型的病史与症状; ②血钾低; ③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 ④给予钾 盐治疗效果好。如诊断仍有困难,可作激发试验,事前应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了解和同意,并作好应付一切可能发生意外(如呼吸肌麻痹、心律不齐)的准备。于一小时内静脉滴注葡萄糖100g及正规麻痹发生前,可见到快速感应电刺激引起的肌肉动作电位幅度的节律性波动,继而潜伏期延长,动作电位间期增宽,波幅降低,甚至反应消失。瘫痪出现可给氯化钾6~10g加于盐水1000ml。中静脉缓慢点滴,以中止发作。在点滴过程中一定要有心电监护以策安全。本病需与下列疾患相区别: 1.高钾性周期性麻痹发病年龄较早,发作多在白天,肌无力发作的时间较短,血钾含旨升高,用钾后症状而加重。 2.正常血钾性周期性麻痹血清钾正常,补充钾后症状加重,给予钠盐后症状好转,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不会诱发肌无力。 3.Guillain-Barre综合征起病相对较慢,有神经根痛及感觉障碍,可有脑神经损害,病程较长,在病史上少有反复发生。脑脊液可有蛋白-细胞分离。 此外,尚需与躯体疾患引起的周期性肌无力鉴别,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失钾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17α-羟化酶缺乏症以及药物性(药物治疗)低钾和短期内失钾过多等。
发病时可给予口服10%氯化钾溶液30ml,隔2~4小时可重复给药,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重症病例可用钾静脉点滴。本病预后良好,发作往往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减少或停止。 预防发作应避免上述的诱发因素,如发作频繁者,可用钾或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对抗剂如螺旋内脂(20~40mg,每日3~4次)。患者最好采用高钾低盐饮食。
今日临床丛书——神经内科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