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管性酸中毒 ( renal tubular acidosis )
别名: 肾小管性酸中毒
解释 收起

概述: 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RTA)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肾脏酸化功能障碍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是:
    ①高氯性、正常阴离子间隙(anion gap,AG)性 代谢性酸中毒;
    ②电解质紊乱;
    ③骨病;
    ④尿路症状。大多患者无肾小球异常,在一些遗传性疾病,RTA可能是最主要或仅有的临床表现。     以往观点认为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时H 2PO 4 -、SO 4 2-等酸根在体内潴留、代替了HCO 3 -而导致 代谢性酸中毒。实际上,肾脏原因引起的酸 中毒的本质是肾小管泌氢障碍或管腔中受氢物质(HPO 4 2-、NH 4 等)减少,传统意义上的 肾小管性酸中毒属于前者;肾功能不全时发生的酸 中毒原因两者兼而有之,但以后者更为重要。     本组疾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按是否发生全身性 代谢性酸中毒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按主要肾小管受累部位分为近端和远端RTA。现在多采用按病变部位、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的综合分类:1型,远端RTA;2型,近端RTA;3型,兼有1型和2型RTA的特点;4型,高血钾性RTA。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相关课件 展开
13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