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肿瘤是发生于十二指肠组织的良、恶性肿瘤。以恶性更多见。约50%的十二指肠肿瘤发生于降部,依次为水平部、壶腹部,升部最少。良性十二指肠肿瘤中腺瘤最多,其他为平滑肌瘤、血管瘤、脂肪瘤、神经纤维瘤、错构瘤、神经鞘瘤、上皮样平滑肌瘤和纤维瘤。恶性十二指肠肿瘤中以腺癌最多,其他为恶性淋巴瘤、平滑肌肉瘤、类癌、纤维肉瘤、脂肪肉瘤、鳞状细胞癌和恶性神经鞘瘤等。
十二指肠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见的症状有:1.肿瘤恶变、囊性变并发肿瘤表面缺血、坏死、肿瘤增大或浸润毗邻组织形成肿瘤增大引起十二指肿瘤增大可因瘤体本身的占位或因脱垂、套叠而产生梗阻症状,多数表现为间歇性上腹绞痛、肿瘤不易引起梗阻。 5.肿瘤。部分病例可出现库瓦齐埃(Courvoisier)征,即肿瘤阻塞性肿瘤病人多有消瘦、乏力、贫血等临床表现。少数良性肿瘤瘤体巨大,尤其向肠腔外生长,可在上腹部触及包块。
1.十二指肠肿瘤术前约有10%漏诊或误诊,与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有关。故对无溃疡病或肿瘤的可能。 2.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可使十二指肠黏膜皱襞展平,便于发现小病灶甚至黏膜下病灶,肿瘤发现率可达90%。 3.十二指肠镜检查一般只达到十二指肠壶腹部,但肿瘤好发于降部,易被忽略。活检常因取材浅表或部位不准确容易漏诊或误诊,确诊率约65%。对可疑病例如使用超长十二指肠镜可窥视到空肠起始部,减少漏诊。 4.如应用超声十二指肠镜检查,同时能显示肿瘤浸润深度以及肿瘤与胆、胰管之间的关系。 5.B型肿瘤的价值较小,但可显示十二指肠周围和腹膜后肿瘤与胆、胰管之间的关系。 6.CT检查 能提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以及腹腔淋巴结和肝脏有无转移。 7.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对确定出血部位有较大价值,此系创伤性检查,仅用于上述检查方法难以诊断的病例。
十二指肠肿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应根据肿瘤性质、生长情况和部位决定术式。术式有经内镜切除,适用于带蒂的良性肿瘤;十二指肠部分切除,适用于较小的良性肿瘤、远离十二指肠乳头且未侵及肿瘤。如晚期恶性肿瘤不能切除可行转流术。
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门静脉高压症 | 上消化道出血 | 淋巴瘤 | 出血 | 黄疸 | 休克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