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
解释 收起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采用的标准,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成年男性Hb<120g/L即为贫血。贫血是妊娠期最多见的合并症。由于循环血容量于妊娠6~8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到高峰。平均增加40%~45%,约增加1450ml,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血浆平均增加1000ml,红细胞平均增加450ml,出现血液稀释,贫血使孕妇抵抗力下降,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风险增大,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WHO资料表明孕妇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占95%。另外,还有巨细胞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诊断思路
    由于胎儿生长发育及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对铁的需求量增加,如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就可以引起缺铁性贫血。
    1.病史要点
    (1)既往月经过多等慢性失血病史,长期偏食,妊娠剧吐,胃肠功能紊乱所致营养不良病史。
    (2)严重时表现乏力、头晕、气促、心悸、纳差、腹胀、腹泻等。
    2.查体要点
    (1)皮肤黏膜苍白,皮肤毛发干燥、指甲薄脆、口腔炎、舌炎。
    (2)心率、脉搏增快。
    (3)产科检查:胎心、胎位、宫高、腹围、体重、血压等。

1 辅助检查 展开
2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3 病程和预后 展开
4 最新进展 展开
5 诊断标准 展开
6 诊断依据 展开
7 相关课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