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 extrinsic allergic alveolitis )
别名: 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allergic alveolitis;变应性肺泡炎;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解释 收起

概述: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extrinsic allergic alveolitis,EAA),也称作 过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HP),不过 过敏性肺炎一词易与单纯型肺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Läffler综合征)相混,因后者也有人叫做 过敏性肺炎,应予注意。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是由反复吸入有机粉尘或化学活性物质所引起的免疫介导的肺部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 发热、 咳嗽、 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和全身 肌肉及 关节酸痛,其基本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是早期肺间质、肺泡和终末细支 气管的弥漫性 单核细胞浸润,其后常出现肉芽肿,晚期可发展为肺间质纤维化。此病由Campbell 1932年首次报道。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extrinsic allergic alveolitis,EAA)是由于反复吸入各种具有抗原性的有机粉尘或化学物质所引起的过敏性肺泡炎,常同时累及终末细支气管,主要有农民肺、蔗糖工肺、蘑菇工肺、饲鹦鹉肺和湿化器肺等。虽然引起该疾病的原因甚多,但病理、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等极为相似。本病的发生与吸入抗原的性质、接触抗原的情况和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停止接触后症状改善或完全恢复。反复接触抗原则可引起进行性肺间质纤维化。
诊断思路
   
 
    (一)血液检查
    血沉和CRP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轻度升高。白细胞总数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特异性IgG沉淀抗体阳性对诊断有帮助。
   
    (二)X线检查
    早期或轻症患者可无异常发现。急性期在中、下肺野见弥漫性肺纹理增粗,或细小、边缘模糊的散在直径大约3mm的肺泡小结节影。脱离接触后4~6周阴影吸收。反复吸入抗原,则导致慢性的广泛分布的网状、结节状阴影,伴肺体积缩小,以上叶多见。常有多发性小囊性透明区,呈蜂窝肺。胸部CT表现为弥漫性、边界不清、以小叶为中心的微小结节影或毛玻璃样改变。亚急性和慢性者可有肺气肿改变。马赛克样的局灶性透亮度增高为本病的特点。
   
    (三)肺功能检查
    急性者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活量和肺总量减低、FEV 增加,一氧化碳弥散量和肺顺应性均减低。血气分析表现为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运动后加重和动脉血二氧化碳降低。急性肺损伤大约需4~6周才能完全恢复。亚急性和慢性者常以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多见。22%~60%的病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四)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
    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且主要以CD8+淋巴细胞为主,其数量与急性期症状有高度相关性,而嗜酸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不增多。血清特异性IgG和IgM的比例也增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对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的诊断价值很大,可以免做肺活检,有助于早期治疗、阻止病情发展。但脱离抗原接触后,肺泡灌洗液中淋巴细胞增多可持续多年,且接触抗原后,即使无临床症状,也可能发生淋巴细胞性肺泡炎。因此,肺泡灌洗液检查在判定病情发展、诊断特异性方面受到限制。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依据 展开
13 相关课件 展开
14 相关检查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