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要点 ①多发于儿童和青年。 ②好发于面部 ( 尤其是鼻、颊部) ,其次为四肢、 臀部。 ③皮损为棕红色小结节,可逐渐扩大、增多,融合成斑块,表面脱屑,玻片压诊见中 央散布棕褐色小点。 ④结节可自愈,或形成结节。
病理变化 光镜病变: ①真皮内结核性或结核样结节; ②干酪样坏死轻微或阙如,结 节围以单个核细胞浸润 ( 范围和密度不一) ; ③抗酸染色:病变中很难检见阳性杆菌; ④表 皮可萎缩、增厚或破溃。
病理鉴别诊断 ①结节病; ②非典型分枝杆菌病; ③结核型麻风等。
临床诊疗指南——病理学分册
| 丙种免疫球蛋白 |顺铂 |洛莫司汀 |硫酸长春碱 |硫安布新 |
| 指端及指(趾)甲周红斑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