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恶性青光眼又称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大多发生于青光眼眼外滤过术后,也可发生于白内障等手术后。好发于浅前房、窄前房角、眼轴短、角膜小和晶状体过大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由于其睫状环与晶状体赤道部之间间隙狭窄,在外伤、睫状体炎或滴用缩瞳剂等诱因下,发生睫状体水肿、睫状肌痉挛、晶状体韧带松弛、晶状体前移,导致睫状环与晶状体赤道部相贴而发生睫状环阻滞,迫使房水流向异常,向后倒流至玻璃体腔内,使玻璃体前移,挤推睫状突、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虹膜,继发前房角关闭。
临床表现 1.手术后自觉视力下降、畏光、头痛、眼胀。开始时症状较轻,以后加重。 2.前房浅或消失,中央前房尤甚。虹膜膨隆不明显。 3.眼压升高。 4.滴用缩瞳剂不能降低眼压。
根据手术后浅前房或无前房,以及眼压升高,可以做出诊断。
1.药物治疗 (1)滴用睫状肌麻痹剂和散瞳剂:1% ~3% 阿托品滴眼液,每日4次; 2.5 %新福林滴眼液,每日4次。 (2)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滴眼液或0.5% 贝他根滴眼液,每日2次。 (5)滴眼液或1% 阿普滴眼液,每日2次。 (6)滴眼液。 (7)经上述处理数日后,如果前房加深,眼压正常,可逐渐减药,但有些患者可能终身须滴用睫状肌麻痹剂。 2.手术治疗 (1)如果患眼是无晶状体眼或人工晶状体眼,可用钕:YAG激光击穿晶状体后囊膜和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前界膜切开,必要时进行玻璃体切除术。
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
头痛 | 水肿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