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后血液和组织蛋白破坏分解后的有毒中间代谢产物被吸收入血引起的外伤后急性肾小管坏死和由其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此为广泛性软组织挫伤的伤者晚发性死亡的常见原因。 骨折处肌肉丰富的部位如大腿、上臂、臂部、小腿后部等遭受砸压伤时,由于肌肉出血、渗出,局部肿胀严重,肌组织发生坏死,大量代谢产物,易发生挤压综合征。肢体挤压伤后,低血容量休克使周围血管收缩,肾脏缺血,肌肉坏死后的酸性代谢产物需经肾小管滤出,易加重肾脏损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1)局部症状:由于皮肉受损,血离脉络,血离脉络,血离脉络 血离脉络是血离脉络,瘀血瘀血,肿胀和/或神经学疾病。典型身体的受累部位包括下肢(74%)、上肢(10%) 和躯干(9%)。
【病因】挤压综合征多发生为于房屋倒塌、工程塌方、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中,战时或发生强烈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时可成批出现。此外,偶见于挤压综合征的病理生理:肌肉遭受重物砸压伤,出现肌肉组织发生坏死,并释放出大量代谢产物,肌红蛋白、钾离子、肌酸、肌酐、肌肉缺血缺氧、酸肌肉组织坏死后释放的大量肌红蛋白需肾小管滤过,在酸中毒、酸性尿情况下可沉积于肾小管,形成肌红蛋白管型,加重肾损害程度,终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实验室检查(1)尿液检查:早期尿量少,比重在1.020以上,尿钠少于60mmol/L,尿素多于0.333mmol/L.在少尿或无尿期,尿量少或尿闭,尿钠多于60mmol/L,尿素少于0.1665mmol/L,尿中尿比重仍低,尿常规可渐渐恢复正常。(2)血色素、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以估计失血、血浆成分丢失、贫血或少尿期水潴留的程度。(3)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可提示机体凝血、溶纤机理的异常。(4)谷草转氨酶(GOT),肌酸磷酸酶(CPK):测定肌肉缺血坏死所释放出的酶,可了解肌肉坏死程度及其消长规律。(5)血钾、血镁、血肌红蛋白测定: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
在挤压伤后短时间的死亡者,往往是因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或高血钾致心跳骤停;而数天后的死亡者,往往是因挤压伤致使肾功能衰竭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在法医尸检工作当中,如高度怀疑死亡原因系挤压综合征,一定要取肾脏进行病理检查并证实,以防误诊。
治疗方法挤压综合征是骨科急重症,应及时抢救,做到早期诊断、早期伤肢切开减张与防治肾衰。1.现场急救处理(1)抢救人员应迅速进入现场,力争及早解除重物压力,减少本病发生机会。(2)伤肢制动,以减少组织分解毒素的吸收及减轻疼痛,尤其对尚能行动的伤员要说明活动的危险性。(3)伤肢用凉水降温或暴露在凉爽的空气中。禁止按摩与热敷,以免加重组织缺氧。(4)伤肢不应抬高,以免降低局部血压,影响血液循环。(5)伤肢有开放伤口和活动出血者应止血,但避免应用加压包扎和止血压带。(6)凡受压伤员一律饮用碱性饮料(每8g碳酸氢钠溶于1000~2000ml水中,再加适量糖及食盐),既可利尿,又可碱化尿液,避免肌红蛋白在肾小管中沉积。如不能进食者,可用5%碳酸氢钠150ml静脉点滴。2.伤肢处理(1)早期切开减张:使筋膜间隔区内组织压下降,防止或减轻挤压综合征的发生。即使肌肉已坏死,通过减张引流也可以防止有害物质侵入血流,减轻机体中毒症状。同时清除失去活力的组织,减少发生感染的机会。早期切开减张的适用证为: ①有明显挤压伤史。 ②有1个以上筋膜间隔区受累,局部张力高,明显肿胀,有水泡及相应的运动感觉障碍者。 ③尿液肌红蛋白试验阳性(包括无感染,如气性坏疽等。3.中医治疗 挤压综合征应根据其临床特点,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予以中药治疗。(1)瘀阻下焦:治宜活血化瘀,通关开窍,清泄下焦。方用化瘀通淋汤,或桃仁四物汤加皂角通关散(皂角、知母、黄柏、小葱、路路通)。(2)水湿潴留:治宜化湿利水,益气生津,兼以活血化瘀。方用大黄白茅根汤加味(大黄、黄芪、大黄、槐花各30g煎汤灌肠。4.其他疗法 对挤压综合征患者,一旦有肾功能衰竭的证据,应及早进行透析疗法。本疗法可以明显降低由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高钾血症等造成的死亡,是一个很重要的治疗方法。有条件的医院可以作血透析(即人工肾)。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详见本章第二节创伤性休克。
该疾病常引起酸中毒,导致急性肾衰,危及生命。
【预后】因本症的死亡率轻较高,所以预防是关键。一般的预防措施有: ①伤后补乳酸林格氏液和胶体液:伤后尽快补充。如胶体液可用血浆或右旋糖酐。可按每1%受压面积输入胶体液80~100ml,每受压1小时,每公斤体重补液3~4ml,加24小时所需量1500ml计算,为伤后第一天补液量,以后根据情况调整。但若以发生挤压综合征时,则不能按上述补液,并要控制输液量。 ②碱化尿液:因挤压综合征常有酸中毒,所以早期即应用碱性药物以碱化尿液,预防酸中毒,防止肌红蛋白与酸性尿液作用后在肾小管中沉积。可口服碳酸氢钠液或静脉输入5%碳酸氢钠,每日给予25~30左右。 ③利尿:当血压稳定之后,可进行利尿,使在肾实质受损害前,有较多的碱性尿液通过肾小管,增加肌红蛋白等有害物质的排泄。可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输入,其高渗透压作用可使肾脏血流增加,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管保持充盈状态,减轻肾间质水肿,防止肾小管中凝集物沉淀,从而保护肾功能,所以宜早期应用。 ④解除肾血管痉挛:挤压伤后,血液中肾素、组织胺等收缩血管物质浓度增加,使肾血管收缩痉挛。早期用甘露醇的同时可加血管扩张药以解除肾血管痉挛,增加肾血流。 ⑤切开筋膜减压释放渗出物,改善循环:切口应在肌肉肌肉已坏死的肢体,一旦出现肌红蛋白尿或其他早期肾衰竭征象,就果断截肢。
一、对于肢体肌肉丰富部位遭受砸压损伤即应警惕发生挤压综合征的可能,在伤后24小时内发生无尿,或尿量少于每小时17ml,尿液褐红,出现肌红蛋白。 二、休克,肌红蛋白尿,酸中毒,高钾血症等是其重要的表现。
疗效判断标准 一、治愈标准 患者肾功能衰竭的症状改善,休克已完全纠正,尿中无肌红蛋白,肌酐,尿素氮完全恢复正常,酸休克已部分纠正,尿中少量或无肌红蛋白,肌酐、尿素氮接近正常,酸中毒基本纠正,血钾恢复正常等。
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
自然灾害 | 尿液检查 | 呼吸衰竭 | 经络 | 心悸 | 出血 | 心悸 | 发热 | 便秘 | 脏腑 | 休克 | 水肿 | 昏迷
| 猝死 |呼吸衰竭 |急性肾衰竭 |挤压伤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头目晕沉 |血管搏动或波形的改变 |血离脉络 |瘀血积聚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