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肉瘤 ( rhabdomyosarcoma )
解释 收起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系起源于横纹肌的恶性肿瘤,见于青春期及青年人。横纹肌肉瘤也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据国内统计,约占儿童期软组织肉瘤的50%以上。由于对RMS早期表现认识不足,常延误诊断,以致影响到该病的预后。
    RMS起源于横纹肌母细胞,病程进展快,死亡率高。发达国家经过近30年的努力,已大大改善了该病的预后,总的5年生存率>70%;但我国距此尚有较大距离,据国内研究统计,RMS的5年总生存率为14.7%~50%。影小儿童RMS治疗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是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适合个体的放、化疗方案。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RMS病理组织学分型标准,分为胚胎型、腺泡型和多形型,其中预后相对较好的为胚胎型,所幸的是儿童RMS多为胚胎型。
诊断思路
    1.病史要点 横纹肌肉瘤多因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四肢较为表浅容易发现,但早期病变隐居深处,外形似原来肌肉,往往因不影响功能,早期确诊较困难。一旦出现明显肿块或关节功能障碍多已属中晚期。病程长不能排除恶性,是本病又一特征。
    2.查体要点 耳鼻部的横纹肌肉瘤主要表现是无痛性出血,眶部可以急性蜂窝组织炎为突出症状,腹膜后以腹部肿块就诊。早期出现疼痛多说明肿瘤发展较快,恶性度较高。腹股沟区及皮肤部的横纹肌肉瘤合并感染时易误当脓肿。

1 辅助检查 展开
2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3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4 最新进展 展开
5 诊断标准 展开
6 诊断依据 展开
7 相关课件 展开
8 相关药品 展开
9 相关检查 展开
10 相关症状 展开
11 分型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