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常规治疗:肺性脑病的治疗应强调以下几点:
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肺心病或有严重基础疾病者一旦出现
意识障碍和血
二氧化碳分压升高,pH下降,应及早采取措施,以降低肺性脑病发生率。
2.综合治疗 包括合理氧疗,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换气功能,必要时予以
机械通气。有效控制呼吸系
感染,给予呼吸兴奋药、支
气管扩张药、利尿药、脱水药等。关键性措施是纠正CO
2潴留和呼吸性酸中毒,保护中枢系统功能。
3.呼吸监护 送入呼吸监护室,进行严密功能检测和及时治疗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去除诱因:主要是防止肺部
感染复发,切记禁用安眠药和镇静药(主要是?型呼衰患者),勿高浓度氧吸入。
(2)积极改善通气:纠正缺氧和CO
2潴留时抢救肺性脑病的关键性措施,方法已如前述,常规治疗无效时,应果断的行
气管插管或
气管切开术,给予
机械通气,确保CO
2的排出和低氧的纠正。
(3)呼吸兴奋药的使用:肺性脑病的早期使用呼吸兴奋剂,效果较好。方法见
呼吸衰竭的治疗。
(4)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原则是大剂量、短程疗法。琥珀酸考地松400v800mg/d或
地塞米松20v40mg/d,静脉给药。疗程3v5天。
(5)脱水疗法:缺氧和
二氧化碳潴留均可引起脑细胞和脑间质严重
水肿,更有甚者可以形成脑疝。理应积极脱水,但多因脱水后导致血液浓缩,痰液难于排出,促使微栓形成和加重呼吸、循环衰竭等影响,所以多主张以轻度或中度脱水为妥。并给以足量的胶体溶液,以促细胞和细胞外液回吸血管内,有利液体的排出。
(6)纠正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纠正
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在肺性脑病的诊治过程中。应针对常见的几种
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进行治疗。
①呼吸性酸中毒由于肺泡通气不足,
二氧化碳潴留产生高碳酸血症,改变了碳酸氢根与碳酸的正常比例(20∮1),产生呼吸性酸中毒。慢性呼衰者,通过血液缓冲系统和
肾脏的调节作用(分泌氢离子、重吸收碳酸氢根)使pH接近正常。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疗主要是改善肺泡通气量,一般不宜补碱。
②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由于低氧血症、血容量不足、心排血量减少和周围循环障碍,可引起体内固定酸如
乳酸等产生增加;肾功能损害影响酸性代谢产物的排泄。因此在呼吸性酸中毒的基础上可并发代谢性酸中毒。阴离子中的固定酸增多,碳酸氢根相应减少,pH下降。治疗上应积极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适量补碱,如补充5%
碳酸氢钠(ml)=[正常碳酸氢根(mmol/L)-测得HCO
3
-(mmol/L)]×0.5×体重(kg),或先一次给予5%
碳酸氢钠100v150ml静脉滴注,使pH升至7.25左右即可,不宜急于将pH值调节至正常范围,否则有可能加重
二氧化碳潴留。
③呼吸性酸中毒并发代谢性碱中毒在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疗过程中,常由于应用
机械通气不当,使CO
2排出太快,或由于补充碱性药物过量,可产生代谢性碱中毒,pH偏高,BE为正值。治疗时应防止以上发生碱中毒的医源性因素和避免CO
2排出过快,并给予适量补氯和补钾,以缓解碱中毒,当pH>7.45而且PaCO
2不高(?60mmHg)时,可考虑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如
乙酰唑胺(醋氮酰胺),促进肾排出碳酸氢根,纠正代谢性碱中毒。常用剂量为0.25g,口服1v2次即可。亦可考虑补充
精氨酸盐。
(7)抗
感染治疗:呼吸道
感染是
呼吸衰竭及肺性脑病最常见的诱因;在建立人工气道
机械通气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反复发生
感染,且不易控制。所以此类患者一定要在保持呼吸道痰液引流通畅的条件下,根据痰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选择有效的药物控制呼吸道
感染。还必须指出,慢阻肺肺心病患者反复
感染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往往无
发热、无血白细胞升高等,而常以气促加重、痰量增加、胃纳减退等为主要表现。如不及时处理,轻度
感染也可导致失代偿性
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发生。在经验治疗中,常需要使用广谱高效的抗菌药物如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
哌拉西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