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 肿瘤,仅次于 胶质瘤而占第二位,约占全部 肿瘤的1/4。 脑膜瘤主要发生于蛛网膜的内皮细胞,所以它可以发生于除脑实质以外颅内的任何部位。大脑镰旁、矢状窦旁及大脑凸面发生率高,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鞍旁、溴沟、小脑幕及小脑脑桥角等处。其中蝶骨嵴、鞍结节和鞍旁 脑膜瘤可侵犯眼眶、视神经和 脑神经引起一系列的眼眶病变。蝶骨区是 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由于解剖学的关系,也是侵犯眼眶最常见的 颅内肿瘤。 蝶骨嵴脑膜瘤是起源于蝶骨大、小耄上的 脑膜瘤。内起自前床突,外抵耄点。早年Cushing将 蝶骨嵴脑膜瘤分为内、中、外三个部位。近年Watts建议将此传统的定位分类方法简化为两型,即内侧型和外侧型。 肿瘤多为球型,可以向周围各个方向生长。 蝶骨嵴脑膜瘤可向颞部、额部和额颞交界处生长。内侧型 肿瘤可起源于前床突,向眼眶内或眶上裂侵犯,也有少见的 肿瘤向前颅窝底生长,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外侧型 蝶骨嵴脑膜瘤早期不出现症状。 蝶骨 脑膜瘤按发生的部位可分为蝶骨大耄 肿瘤、蝶骨嵴外侧 肿瘤和蝶骨嵴内侧 肿瘤。发生在这些部位 脑膜瘤,发展规律和临床表现均有明显区别。 眼眶与前颅凹和中颅凹邻近,其间仅有眶顶相隔,眼眶又通过视神经孔和眶上裂与中颅凹相沟通,故邻近眼眶的颅内一些 肿瘤可通过视神经孔和眶上裂或直接破坏眶顶而侵犯眼眶。如蝶骨嵴的 脑膜瘤、额叶的多形性 胶质母细胞瘤、垂体窝的垂体 肿瘤、斜坡和蝶枕区的 脊索瘤都可通过不同途径侵袭眼眶,引起不同的眼眶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