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少见。 ②好发于长骨骨干(尤其胫骨前方下1/3处多见)。 ③多见于/30~50岁。 ④局部病征轻微,病程长。 ⑤影像学检查:局部膨胀性溶骨性破坏,边界清楚,边缘有硬化影,一般无骨膜反应。 ⑥生长缓慢,切除治疗预后较好;少数病例有侵袭性(局部复发、转移)。
1.肉眼病变 ①肿瘤位于髓腔,巨大者可破坏骨皮质长人周围软组织; ②切面灰黄色,质韧,可伴肿瘤由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构成。 ②上皮细胞:立方状,基底细胞样,胞质少、略呈嗜碱性,核卵圆,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排列成巢状、腺管状、条索状,可见鳞状上皮分化。 ③上皮巢:周围细胞栅栏状排列;中央细胞少,呈疏网状或小囊状。 ④梭形细胞:弥漫分布,可呈旋涡状排列。
1.免疫组化染色上皮细胞CK阳性。 2.电镜瘤细胞有基板,胞质含张力原纤维,细胞间有桥粒。
病理鉴别诊断 ①转移癌; ②骨纤维发育异常; ③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④滑膜肉瘤。
临床诊疗指南——病理学分册
出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