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异物(foreign body in nasal cavity)发生于儿童多见,可分为内生性和外生性两大类。前者有死骨、凝血块、鼻石、痂皮等。后者又分为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生物性中以植物性为多见,动物性则较为罕见,非生物性异物种类繁多。临床上,鼻腔异物通常是指外生性异物。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小儿常因好奇或玩耍时将豆类、果核、花生、纽扣、纸团、玻璃球、橡皮塞等球形或扁圆形物体塞人鼻孔内而又难以排出。绝大多数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无异物进入鼻腔的主诉。动物性异物虽少见,但热带地区水蛭、昆虫较多,可爬入露宿者鼻内。外伤时弹片、铅弹、石块等可经伤口射入鼻腔。偶可因咳嗽、呕吐时食物从后鼻孔进入鼻腔。
如异物在鼻腔滞留时间较长,因阻塞鼻腔或鼻窦引流,加之异物本身的刺激,可引起鼻内感染,出现鼻炎、鼻窦炎等临床表现。儿童鼻腔异物多有单侧流脓涕,时有涕中带血和鼻塞症状,呼出气体有臭昧。
豆类异物膨胀后可堵塞鼻泪管,引起流泪、眼分泌物过多等症状。异物如为纽扣型电池,碱性液体外溢则可引起严重并发症,表现为鼻黏膜灼伤、表皮剥脱,有半数患者可在24小时内发生鼻中隔穿孔。石块、木块和铁锈类异物常带有泥土,有引起破伤风的可能。动物性异物鼻内多有虫爬感,日久可有鼻窦炎、贫血等症状。面部外伤性异物除有外伤表现外,随异物大小、性质、滞留时间和所在位置不同而症状有所不同。如为医源性异物,则术后表现为仍有较重的鼻塞、脓性分泌物和头痛等症状。
(二)查体要点
前鼻镜检查可见鼻腔内有异物,常存留于下鼻甲与鼻中隔之间,有时须吸尽鼻腔内分泌物方能发现。如异物滞留时间较长,鼻黏膜充血肿胀,鼻道可有脓性分泌物,异物不易被发现,此时可用1%麻黄碱棉片收敛鼻黏膜后仔细检查。如异物存留过久,鼻内有肉芽组织形成,需用探针辅助检查。另外,应注意两侧鼻腔异物及多个异物同时存在的可能性,以免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