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国际呼吸杂志, 2020,40(09) : 656-660. DOI: 10.3760/cma.j.cn131368-20190403-00496 结核性胸模炎如今仍然呈高发态势,尤其是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病人群以青壮年居多,有不少患者因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导致预后差,甚至致残、劳动力丧失[1]。对于结核性胸模炎发病机制的认识仍存在争议,比较认可的观点是认为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以T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结核性胸膜炎一旦诊断,往往已经形成包裹粘连,即使早期发现并规范抗结核治疗,仍有10%~72%形成包裹性积液,从而影响肺功能,导致预后差。有部分患者甚至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费用高且存在手术大出血风险...
本文原载于国际呼吸杂志, 2020,40(08) : 608-612. DOI: 10.3760/cma.j.cn131368-20160625-00692结核杆菌直接感染胸膜是结核性胸膜炎的主要发病机制[1],导致结核性胸膜炎生成的根本原因在于胸膜周围的结核发生了病变,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溃烂,基于此情况下,就会使病灶受到病菌感染从而扩展至胸膜腔,致使胸膜对结核毒素出现高度反应引起渗出,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壮年多见,由于结核性胸膜炎渗液中蛋白质较高,易导致胸膜粘连及肥厚,也就加大了胸腔抽液和胸水引流的操作难度,延误了疾病的有效治疗时间,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器官康复效果产生了重大影响。而目前在结核性包裹性积液治疗中,主要在全身抗痨治疗基础上,给予抽液及胸腔内注射药物为主,同时可弯曲内镜技术主要用于胸腔积液的诊断,在治疗中目前应用较少,本研究将可弯曲内镜下二氧化碳冷冻治疗用于结核性包裹性积液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本文原载于国际呼吸杂志, 2020,40(08) : 604-607. DOI: 10.3760/cma.j.cn131368-20190208-00614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的胸膜病变,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TPE)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随着内镜技术不断发展,内科胸腔镜用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治过程。但胸腔积液实验室指标对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也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本文对胸腔镜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分析,探讨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和IL-22对TPE的临床诊断价值。...
本期我们介绍一个心功能快速变化的患者,一起来解读一下心功能如何变化的呢?01*患者男性,73岁,于09-07在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中转右开胸右肺上叶切除术,术后于手术室拔除气管插管后出现血氧低,呼吸差,为进一步治疗转入ICU。*9月8日P/F 350. 9mmHg,血流动力学稳定,意识清楚,给予脱机拔管。后因咳痰无力,9月9日16时出现呼吸窘迫,血氧饱和度下降,再次给予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后患者出现循环不稳定,阵发性心房颤动,低血压(MAP:55mmHg左右)(大剂量间羟胺联合去甲肾上腺素<2.0ug/kg/min>升压+左西孟旦),LAC进行性增改至6mmol/L,GAP:11,SCVO2:55%,均出现异常,肌钙蛋白明显升高,I、III、 AVF、V7-V9导联ST抬高,予双抗及肝素钠抗凝治疗;患者左心收缩力明显下降,EF在30%以下。积极给予升压强心等综合治疗,患者血压仍无法维持65mmHg以上,且LAC、GAP、SCVO2均未见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