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一样,一般认为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有关。
本品99%与血浆蛋白结合,它的游离成分不足1%。其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产物通过肾脏清除。其终末半衰期范围为7.3v8.3h,不足剂量1%的原形药物从尿中排除。
临床用于治疗增生性骨关节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和体征。
对本品过敏者、对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发生过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或其他变态反应的患者禁用。妊娠晚期禁用。
1.不良反应偶见发热、寒战、消化不良、恶心、呕吐、乏力、头晕、抑郁、紧张、瘙痒、皮疹、视力模糊、耳鸣、排尿困难等。 2.罕见: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面部潮红、心悸、晕厥、口渴、溃疡性溃疡、胰腺炎、粒细胞缺乏症、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中性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症、皮肤血管炎伴紫癜、尿素氮增高、肾功能衰竭等,甚至原已得到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出现高血糖。
1.哺乳期妇女慎用。 2.肾功能损害、心力衰竭、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 3.患有体液潴留、高血压的患者慎用。
口服:推荐剂量为400v1000mg,1次/d。长期用药过程中,可根据临床疗效增减剂量,最大剂量可达1000mg/d。在治疗慢性疾病时,本药的疗效可在1周内出现,但常见的情况是在2周内生效。在得到满意疗效后,应复审患者的用药剂量,并根据需要适当给予调整。
| 老年人类风湿性关节炎 |荨麻疹 |增生性骨关节病 |支气管哮喘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