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hospital infection或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曾称医院内感染、院内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年统一定义为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但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可分为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和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外源性感染亦称交叉感染(cross infection) 或者获得性感染,是指携带病原微生物的医院内患者、工作人员或探视者,以及医院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医院感染;内源性感染又称自源性感染(autogenous infection),是指患者自身皮肤或腔道等处定殖的条件致病菌,或从外界获得的定殖菌由于数量或定殖部位的改变而引起的感染。
病原学
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原虫等均可引起医院感染。有时可从同一患者体内分离到不止一种病原体,可以是几种细菌的混合感染,也可以是细菌与真菌或病毒的感染。与社区获得感染相比,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 以条件致病菌或机会病原体为主,前者是指在有诱发因素的病人中引起医院感染,后者是指仅仅在病人抗感染抵抗力显著降低时引起l临床疾病;
②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多为耐药菌,甚至多重耐药菌;
③ 医院感染病原体的变迁受抗生素普及和应用所影响;
④ 常见铜绿假单胞菌和沙雷菌;
⑤ 除细菌外,真菌是医院感染病原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部真菌病几乎都是医院感染。
(一)细菌
细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约90%以上的医院感染为细菌所致。自青霉素类药物普遍应用以来,医院感染病原体中革兰阴性杆菌逐步增多,目前已占60%以上,尤其是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白杆菌、肠杆菌和沙雷菌等。近年来,假单胞菌属和其他单胞菌、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及黄杆菌属有上升趋势。革兰阳性菌中化脓球菌逐渐减少,表皮葡萄球菌等凝固酶阴性的条件致病菌增多, 常可引起严重的医院感染。嗜肺军团菌和其他军团菌属引起的肺部感染则是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约占医院内获得肺炎病原菌的3%~10%。
近年来厌氧菌的耐药性也不断产生,类杆菌属是医院厌氧菌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胃肠道和妇科手术后的腹腔和盆腔感染、败血症和心内膜炎并非少见。梭杆菌属等可引起口腔和呼吸系统的感染。难辨梭菌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常常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生长速度较快的一些非典型分枝杆菌可在心脏手术后造成胸骨骨髓炎、心包炎和心内膜炎等。
(二)真菌
由于超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内置医用装置的应用增多,各种介入性操作和手术以及移植治疗的开展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并且几乎都是条件致病菌和机会感染病原体。在医院感染的真菌病原体中,最常见的是念珠菌属,其中白念珠菌约占80%,成为医院内肺部感染和消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还可在静脉留置导管引起的败血症和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中造成严重感染。其他真菌包括曲霉、毛霉菌和新型隐球菌等。
(三)病毒
病毒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疱疹病毒、合胞病毒、肠道病毒和肝炎病毒。其中,巨细胞病毒感染多见于移植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合胞病毒常引起呼吸道感染;轮状病毒和诺瓦克病毒等肠道病毒常引起老年和婴幼儿患者的腹泻;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与输血及输注其他血制品、血液透析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