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 ( meniscus injury )
别名: 半月板损伤
解释 收起


    半月板曾被认为是肌肉退化后的残留物,没有任何功能。但近几十年的研究认为,半月板是膝关节生物力学诸环节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肯定,一侧或两侧半月板的部分或全部缺失通常会导致后期的关节退变。
    半月板位于膝关节内股骨髁与胫骨髁之间,呈新月形,光滑而有光泽,质韧而有弹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较大,呈“C”形,前角薄而尖,附着于髁问前区,与前交叉韧带的附着部相连续;后角较厚,附着于髁间后区,位于外侧半月板后角附着点与后交叉韧带之间。外侧半月板近似“O”形,较内侧半月板小,体部较厚,前后角附着点距离较近。半月板覆盖胫骨平台关节面的2/3,半月板外侧缘厚,内侧缘薄,呈楔形结构,充填于曲面不完全吻合的膝关节中间,大大增加了关节的接触面。外侧半月板可见发育异常,呈盘状,易于损伤。半月板外周10~25 的区域有血供,来自膝动脉的内、外中间支,动脉分支发出毛细血管,并形成关节丛和滑膜的毛细血管丛。根据血供情况,半月板分为3区,
    Ⅰ区:红一红区,膝关节半月板边缘(滑膜缘)l~3mm的范围,血供来 自内外侧膝上及膝下动脉,有丰富的血液供应,称半月板血运区,完全具有愈合潜力;
    Ⅱ区:红一白区,半月板红一红区内侧3~5mm的范围,位于血运区边缘,由半月板红一红区毛细血管的终末支供应血液,有愈合潜力;
    Ⅲ区:白一白区,半月板内侧部分(含红一白区内侧),为半月板非血运区,营养完全由滑液供应,愈合能力较差。半月板主要功能为:
   
    ①加强膝关节的协调性;
   
    ②完成一侧下肢的载荷传递;
   
    ③加强并维持关节稳定;
   
    ④吸收膝关节的震荡;
   
    ⑤润滑膝关节;
   
    ⑥减少膝关节接触应力;
   
    ⑦防止膝关节过伸与过屈。 
     半月板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性损伤,青、壮年发病率最高。青、壮年膝关节半月板弹性较好,缓冲震荡力强,外伤多造成半月板的撕裂;而老年人的半月板弹性较差,外伤多造成半月板磨损性撕裂。半月板损伤的机制主要是在膝关节伸屈过程中,突然出现旋转或内、外翻运动,使半月板在承受垂直压力的情况下伴突然的侧方拉力和研磨压力,造成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受力时的体位,异常外力的方向和大小,造成半月板不同部位的损伤。
诊断思路
    1.病史要点 患者多有在膝关节屈曲位突然旋转受伤,伤后立即出现疼痛,可伴有膝关节肿胀,但休息后症状能缓解。如未采取适当的制动治疗,膝关节肿胀,疼痛可持续数周。但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扭伤史,特别是老年患者,有些患者膝关节肿痛不明显,多诉有膝关节弹响或交锁,交锁时膝关节出现疼痛,常需晃动关节才能解除交锁。膝关节疼痛是半月板损伤的典型表现,另一个典型表现则是“打软腿”,即患者膝关节活动时,突然感到肌肉无力,不能控制关节,表现为要跪倒的姿势。 
    2.查体要点
    (1)关节间隙压痛:关节间隙半月板位置的局限性压痛是重要体征。
    (2)McMurray征(旋转挤压试验)阳性:患者平卧位,检查者一手握足跟,使膝关节达到最大屈曲位,然后外旋外展小腿,将膝关节伸直,同法再内旋内收小腿并渐伸直膝关节,如果出现疼痛或者弹响为阳性。
    (3)股四头肌萎缩。
    (4)单腿下蹲试验阳性。
    (5)过伸过屈试验阳性。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预后评价 展开
12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3 最新进展 展开
14 诊断标准 展开
15 诊断依据 展开
16 相关课件 展开
17 相关药品 展开
18 分型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