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曾被认为是肌肉退化后的残留物,没有任何功能。但近几十年的研究认为,半月板是膝关节生物力学诸环节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肯定,一侧或两侧半月板的部分或全部缺失通常会导致后期的关节退变。
半月板位于膝关节内股骨髁与胫骨髁之间,呈新月形,光滑而有光泽,质韧而有弹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较大,呈“C”形,前角薄而尖,附着于髁问前区,与前交叉韧带的附着部相连续;后角较厚,附着于髁间后区,位于外侧半月板后角附着点与后交叉韧带之间。外侧半月板近似“O”形,较内侧半月板小,体部较厚,前后角附着点距离较近。半月板覆盖胫骨平台关节面的2/3,半月板外侧缘厚,内侧缘薄,呈楔形结构,充填于曲面不完全吻合的膝关节中间,大大增加了关节的接触面。外侧半月板可见发育异常,呈盘状,易于损伤。半月板外周10~25 的区域有血供,来自膝动脉的内、外中间支,动脉分支发出毛细血管,并形成关节丛和滑膜的毛细血管丛。根据血供情况,半月板分为3区,
Ⅰ区:红一红区,膝关节半月板边缘(滑膜缘)l~3mm的范围,血供来 自内外侧膝上及膝下动脉,有丰富的血液供应,称半月板血运区,完全具有愈合潜力;
Ⅱ区:红一白区,半月板红一红区内侧3~5mm的范围,位于血运区边缘,由半月板红一红区毛细血管的终末支供应血液,有愈合潜力;
Ⅲ区:白一白区,半月板内侧部分(含红一白区内侧),为半月板非血运区,营养完全由滑液供应,愈合能力较差。半月板主要功能为:
①加强膝关节的协调性;
②完成一侧下肢的载荷传递;
③加强并维持关节稳定;
④吸收膝关节的震荡;
⑤润滑膝关节;
⑥减少膝关节接触应力;
⑦防止膝关节过伸与过屈。
半月板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性损伤,青、壮年发病率最高。青、壮年膝关节半月板弹性较好,缓冲震荡力强,外伤多造成半月板的撕裂;而老年人的半月板弹性较差,外伤多造成半月板磨损性撕裂。半月板损伤的机制主要是在膝关节伸屈过程中,突然出现旋转或内、外翻运动,使半月板在承受垂直压力的情况下伴突然的侧方拉力和研磨压力,造成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受力时的体位,异常外力的方向和大小,造成半月板不同部位的损伤。
诊断思路
1.病史要点 患者多有在膝关节屈曲位突然旋转受伤,伤后立即出现疼痛,可伴有膝关节肿胀,但休息后症状能缓解。如未采取适当的制动治疗,膝关节肿胀,疼痛可持续数周。但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扭伤史,特别是老年患者,有些患者膝关节肿痛不明显,多诉有膝关节弹响或交锁,交锁时膝关节出现疼痛,常需晃动关节才能解除交锁。膝关节疼痛是半月板损伤的典型表现,另一个典型表现则是“打软腿”,即患者膝关节活动时,突然感到肌肉无力,不能控制关节,表现为要跪倒的姿势。
2.查体要点
(1)关节间隙压痛:关节间隙半月板位置的局限性压痛是重要体征。
(2)McMurray征(旋转挤压试验)阳性:患者平卧位,检查者一手握足跟,使膝关节达到最大屈曲位,然后外旋外展小腿,将膝关节伸直,同法再内旋内收小腿并渐伸直膝关节,如果出现疼痛或者弹响为阳性。
(3)股四头肌萎缩。
(4)单腿下蹲试验阳性。
(5)过伸过屈试验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