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分泌肿瘤
解释 收起


    少见,约占消化道肿瘤的5%。来源于胃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胃黏膜内含有分泌生长抑素、胃泌素
    (G)、内啡肽、高糖素的多种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肠嗜铬细胞(EC)等。包括:
   
    ①类癌;
   
    ②小细胞癌;
   
    ③胃泌素瘤。
    1.胃类癌
    (1)多为高分化非功能性肠嗜铬样细胞(ECL)类癌:发生于胃体、胃底黏膜。包括:
   
    ①
    Ⅰ型ECL(与自身免疫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或无恶性贫血,可致胃泌素增多)有关,占胃内分泌肿瘤的74%);
   
    ②
    Ⅱ型ECL(与多发性内分泌肿瘤
    Ⅰ型、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有关,占胃内分泌肿瘤的6%);
   
    ③
    Ⅲ型ECL(与高胃泌素血症、自身免疫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关,占胃内分泌肿瘤的13%)多见于女性,均龄63岁。
    (2)低度恶性:大部分(约72%)病例于确诊时尚未转移。直径>2cm的类癌或非典型类癌恶性程度较高。混合性腺一类癌的预后同进展期胃癌。
    2.小细胞癌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形态和生物学行为类似肺小细胞癌。占胃内分泌肿瘤的6%。
    3.胃泌素瘤 多发生于胰腺和十二指肠,很少发生于胃(占胃内分泌肿瘤的<1%)。

   
    ①多位于十二指肠(尤其第
    一、二段);
   
    ②引发梗阻性黄疸、胰腺炎、肠梗阻等;
   
    ③功能性肿瘤可现肽类激素所致病征(较少见;例如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④可于影像学、内镜检查或手术时偶然发现(约20%病例)。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2 诊断依据 展开
3 相关课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