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证实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在临床上有极好的抗炎症作用。然而,不幸的是他们的治疗应用中经常伴有令人不愉快的毒性,就眼药来说包括后囊下的白内障形成、眼内压升高和抗类固醇性青光眼、继发性眼炎、创伤愈合减慢、葡萄膜炎、瞳孔扩大、睑下垂和短暂的眼不适。因此,近年来为改善局部类固醇的毒性成为药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本品开始是无活性的,然后,转变成为一种活性型式而达到它的治疗作用,以后经过体内酶的去活性转化成为无活性代谢物。这种情况不象强的松龙,一种代谢上不稳定的酯占有了17?的位置,而稳定的碳酸基占有了17Ω位置。这个酯被水解成为失活的羧酸。因此,在眼中局部给药后,本品转变成为无活性的代谢物。这种类固醇化合物有较低的全身毒性而具有较强的抗炎症作用。本品是作为一种眼科的抗炎药物,然而,它已经被试用于胃肠道炎症的治疗。本品眼科局部给药后,迅速穿透角膜并在前房转变成它的代谢物。本品对家兔角膜炎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它穿透角膜后迅速与眼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它的抗炎作用比地塞米松强1.5倍。对由内毒素或弗氏佐剂引起的两个家兔实验性葡萄膜炎的抗炎作用,在前一个家兔,本品的作用比氟美松和地塞米松小,但在后一个模型,本品的作用与地塞米松一样而比氟美松差。在另一试验,给实验性线性角膜穿孔家兔用本品,有效的改善了伤口的愈合。证明本品的抗炎症和抗过敏作用至少与地塞米松相同,在减小疤痕和代谢性质方面优于后者。本品原料药为结晶状,mp220.5v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