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干骨折
解释 收起


    肱骨干骨折占所有骨折的l% ~3%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在各人群中的发生原因不同,骨折可同时并发神经损伤,因此细致的询问病史和体检非常重要。完整的软组织覆盖和丰富的血供为骨折愈合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大多数病例保守治疗能够获得成功的愈合和优良的功能结果,但附着在肱骨上的多个肌肉共同作用可引起畸形和患者的不适,所以部分骨折仍需要手术治疗。成功的治疗方法包括接骨板、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入路可选择前路、前外侧、外侧、内侧或后方人路,对于骨折时或闭合复位时发生桡神经瘫痪者应特别引起注意。
诊断思路
   
 1.病史要点 大多数肱骨干骨折由创伤引起,摔倒时前臂伸展或体育活动时的低能量机制引起,螺旋骨折可由摔跤或投掷造成。更为复杂的肱骨干骨折合并更高能量的损伤机制,包括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工业事故和火器伤。病因很重要 ,因为高能量损伤和开放性骨折常合并肢体的神经和血管损伤。桡神经损伤可并发于远端骨折和开放性骨折,病理性骨折更多见于老年人群,常由低能量损伤机制造成,多合并代谢性或转移性肿瘤疾病。
    2.查体要点 肱骨干骨折合并有疼痛、肿胀和上肢畸形,除了患者因多发伤无反应外,都容易诊断。骨折相对于肌肉止点的位置决定了畸形和骨折块移位的特点,在胸大肌止点近端的骨折,近端骨折块外展并因肩袖作用而外旋,同时,远端骨折块因胸大肌作用而向内移位;发生在胸大肌止点和三角肌止点之间的骨折特点是近端骨折块的内收和向内移位以及远端骨折块因三角肌作用而向近端和外侧移位;发生在三角肌止点远端的骨折,近端骨折块受牵拉而外展,而远端骨折块发生轴向短缩。必须强调准确、完整体检记录的重要性,应行细致的软组织和神经系统检查,由于桡神经与肱骨干邻近(尤其在中远端1/3处),易于损伤。应检查手的虎口背侧感觉和伸腕、伸指的运动功能;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损伤不太常见。如行闭合手法复位,必须再次进行神经和血管检查。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辅助检查 展开
3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4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5 流行病学 展开
6 预后评价 展开
7 实验检查 展开
8 病程和预后 展开
9 最新进展 展开
10 诊断要点 展开
11 诊断标准 展开
12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4 预防 展开
15 诊断依据 展开
16 相关课件 展开
17 并发症 展开
18 相关药品 展开
19 相关检查 展开
20 相关症状 展开
21 分型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