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样粟丘疹 ( colloid milium;colloid millium )
别名: 胶样粟丘疹;colloid pseudomilium;cutaneus colloid degeneration;胶样假性粟丘疹;胶质粟丘疹;胶状稗粒瘤;胶状粟粒疹;皮肤胶样变性
解释 收起

概述:本病又称胶样假性 粟丘疹(colloid pseudomilium)或 皮肤胶样 变性(cutaneus colloiddegeneration)。有人将其译为胶状稗粒瘤或胶质 粟丘疹。最早在1942年由Reuter和Way报告。皮疹好发于颜面和手背,多数为淡黄色、粟粒至扁豆大的圆形半透明扁平丘疹,很像水疱。用针挑破后可挤出有黏性的胶样物质。
    胶样粟丘疹(colloid millium)又称胶样假性粟丘疹或皮肤胶样变性。有人将其译为胶状稗粒瘤或胶质粟丘疹。皮疹好发于颜面和手背,多数为淡黄色、粟粒至扁豆大的圆形半透明扁平丘疹,很像水疱。用针挑破后可挤出有粘性的胶样物质。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标准 展开
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4 诊断依据 展开
15 相关药品 展开
16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