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脂性渐进性坏死(necrobiosis Lipoidica)又称 糖尿病性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临床上以胫前出现大片 硬皮病样斑块,常伴发 糖尿病为特征。本病是发生于胫前的大片 硬皮病样损害,多见于妇女,部分患者伴有 糖尿病。1929年,Oppenheim首先报告1例,随后Urbach报告了第2例,并命名为 糖尿病性脂质渐进性坏死。
临床表现: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30~40岁,儿童和新生儿罕见。伴有糖尿病者其发病年龄要比无糖尿病者早。性别差异明显,男女比例约为1∶4。本病在东方民族和黑人中少见。皮损主要位于小腿侧面,初起为圆形、坚硬、暗红色无症状的丘疹或斑块,一片或几片不等,缓慢发展可相互融合成匐行性、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明确而不规则的坚硬斑块。常呈棕红色或紫色,中央扁平或凹陷,表面光滑呈玻璃状,有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和纤维化,外观如硬皮病样,约1/3的皮损可能发生溃疡。其周围皮肤正常。损害位于深部者常呈皮肤多无改变。损害尚可累及股、踝、小腿屈侧和足部,约15%发生在手臂、躯干和头皮,个别病例下肢不受累。发生于头皮者可因萎缩和瘢痕样皮损而致秃发,发缘处常有色素减退。病程为慢性经过,常缓慢发展达数年之久,也可长期处于静止状态或愈后形成瘢痕。
实验室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组织病理:主要组织病理改变发生在真皮,可以见到境界不清的渐进性坏死灶和纤维化区,混以片状淋巴细胞和肉芽肿性浸润。组织细胞在渐进性坏死区边缘呈栅栏状排列,但不像环状肉芽肿或类风湿结节明显。上皮样细胞的聚集可似结核样或结节病样,并可见异物巨细胞和朗汉斯巨细胞。坏死区的小血管内膜增厚、纤维化。表皮变薄或溃破,皮肤附属器也可被破坏。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在组织学上有所不同,前者易见血管病变及坏死区周围的栅栏状改变,后者则常见肉芽肿性反应。
【预后】
相关课件 | 糖尿病 | 水肿
| 倍他米松/二丙酸倍他米松 |胶原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 |倍他米松 |倍他米松 |
| 皮肤硬化 |色素异常 |糖尿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