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癌 ( carcinoma of the tongue )
解释 收起


    舌癌(carcinoma of tongue)是最常见的口腔癌。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1954~1990年所收治的1751例口腔癌的统计资料,舌癌551例(31.6%),居首位。舌癌85% 以上发生在舌体,且多数发生在舌中1/3侧缘部,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少数为腺癌、淋巴上皮癌或未分化癌等。
    舌癌(carcinomaofthetongue)是最常见的口腔癌,按NICC的分类,舌前2/3癌(舌体)属于口腔癌范畴,舌后1/3癌(舌根)则属于口咽癌范畴,多数为鳞癌。在口腔恶性肿瘤中舌癌居第1位。

概述
   
口腔癌一般是指发生于口腔黏膜上皮的鳞状细胞癌而言。来自口腔黏膜下小涎腺的癌归人涎腺肿瘤之中;发生自口腔内其他组织,如间叶组织或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归人相应病理类型之中。口腔癌根据其发病部位,主要包括舌癌、口底癌、颊癌、牙龈癌、腭癌等。
    舌癌(carcinoma of the tongue)根据其解剖分区,分为舌前2/3的舌体癌和舌后1/3的舌根癌两类,舌体癌属于口腔癌,舌根癌应属于口咽癌。舌体癌(以下简称舌癌)在口腔癌中最常见,近年的国内外资料表明,女性舌癌患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且患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可能与现代女性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关。
    舌癌的病因与局部慢性创伤(如残根、残冠及锐利牙尖)、吸烟、酗酒和病毒感染等有关。舌体部癌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约占98%,在分化程度上属高分化者约占60%。舌体前1/3的淋巴引流主要向颌下及颏下淋巴结;已往曾认为,舌癌可通过下颌骨舌侧骨膜向颈部淋巴结转移,强调舌癌切除的同时切除颌骨的重要性,但近年的研究表明,舌侧缘的淋巴引流与下颌骨舌侧骨膜淋巴管并无通连关系。另一方面,发现舌体内及相应口底区淋巴结的存在,常成为临床治疗的盲区,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诊断思路
    1.舌癌患者可有明显的癌前病变史或癌前病损并存,其中主要是白斑,有时可能为扁平苔藓,一般认为发生在舌腹部的白斑极易恶变。
    2.舌癌以舌中1/3侧缘为最好发部位,约占70%以上;其他可发生于舌腹(约20%)和舌背(约7%),发生于舌前1/3近舌尖部者最少。
    3.舌癌早期可表现为溃疡、外生与浸润三种类型。有些患者的第一症状仅为舌痛,可反射至颞部或耳部。外生型可来自乳头状瘤恶变,较少出现自发痛,舌运动障碍一般较轻。浸润型表面可无突起或溃疡,但可扪及浸润性硬结,溃疡型及浸润型癌常伴有自发性疼痛和程度不同的舌运动受限。晚期舌癌可超越中线或侵犯口底,可侵犯下颌骨舌侧骨膜、骨板或骨质,此时舌运动严重受限,出现舌系带过短症状,涎液外溢,进食、吞咽、言语均感困难,疼痛剧烈,可放射至同侧头部。
    4.舌癌患者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约40%,也有文献报告可高达60%~80%。转移的部位以颈深上淋巴结群最多,其次为颌下淋巴结、颈深中淋巴结群、颏下淋巴结及颈深下淋巴结群。转移率及转移淋巴结数目随T分类而逐渐增加,T4及晚期复发病例可转移至颈外侧区淋巴结群;原发灶侵犯中线或原发于舌背的舌癌则可发生双侧淋巴结转移;晚期舌癌可发生肺部转移或其他部位的远处转移。
    5.舌癌的诊断一般比较容易,但对早期舌癌,特别是浸润型肿块要提高警惕,触诊扪及肿块呈硬结状。舌癌的确诊最终有赖于病理学诊断。
    6.舌癌应与创伤性溃疡及结核性溃疡鉴别。创伤性溃疡常可发现创伤因素,如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等,溃疡部位与损伤因子相吻合,溃疡深浅不一,扪诊无硬结,刺激因素去除后,溃疡于短期内自行愈合。结核性溃疡常有结核病史,盘状溃疡无硬结,溃疡呈潜掘性发展,必要时切取组织活检才能确诊。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3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4 病程和预后 展开
5 诊断标准 展开
6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7 诊断依据 展开
8 相关课件 展开
9 相关药品 展开
10 相关检查 展开
11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