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型RTA也较常见,又称 Ⅱ型RTA。
与远端RTA比较,它有如下特点: ①虽均为AG正常的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但是化验尿液可滴定酸及NH4+正常,HCO3-增多。而且, 由于尿液仍能在远端肾小管酸化,故尿pH常在5.5以下。 ② 低钾血症常较明显, 但是,低钙血症及低磷血症远比远端RTA轻,极少出现肾结石及肾钙化。
【病因】 此型RTA系由近端。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引起, 主要表现为HCO3-重吸收障碍。致此障碍的主要机制有: ①肾小管上皮细胞管腔侧Na+-H+交换障碍(近端肾小管对HCO3-重吸收要依靠此Na+-H+交换); ②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侧Na+-HCO3-协同转运(从胞内转运入血)障碍。此型RTA也可由先天遗传性肾小管功能缺陷及各种后天获得性肾小管-间质疾病引起,儿童以前者为主,成人以后者为主。近端RTA虽可单独存在,但是更常为复合性近端肾小管功能缺陷(Fanconi综合征)的一个组成。
出现AG正常的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 化验尿中HCO3-增多, 近端RTA诊断即成立。对疑诊病例可做碳酸氢盐重吸收试验,患者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后,HCO3-排泄分数>15%即可诊断。
能进行病因治疗者应予治疗。纠正酸中毒及补充钾盐与治疗远端RTA相似,但是碳酸氢钠用量要大(6~12g/d)。重症病例尚可配合服用小剂量氢氯噻嗪, 以增强近端肾小管HCO3-重吸收。
内科学(第7版),陆再英、钟南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