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凝血因子Ⅹ缺乏 ( hereditary coagulation factor
    Ⅹ deficiency )
别名: 遗传性凝血因子
    Ⅹ缺乏
解释 收起

概述:遗传性凝血因子
    Ⅱ(F
    Ⅱ)缺乏最早由Hougie在一个名叫Stuart的男性患者中发现,因此,F
    Ⅱ亦称—Stuart因子―。Telfer在一例女患者(Prower)中也发现类似表现。当发现这两种血浆混合后不能够纠正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延长后,人们建议将这种因子命名为—Stuart-Prower因子―,后来又被定名为—F
    Ⅱ―。随后的研究发现,Stuart发现的因子
    Ⅱ缺乏与Prower发现的因子
    Ⅱ缺乏并不相同,前者是由F
    Ⅱ功能缺乏造成,而后者是由F
    Ⅱ合成缺如造成。最近研究表明,Stuart发现的因子
    Ⅱ缺乏是因为编码重链104位的缬氨酸被蛋氨酸(甲硫氨酸)取代而造成的。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相关课件 展开
13 相关药品 展开
14 相关检查 展开
15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