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碘主要随食物和饮水进入体内,在消化、吸收过程中,绝大部分有机碘和元素碘皆还原成无机碘化物(? -),方能够被小肠吸收。饮食中摄入的碘量,因饮食习惯及当地土壤和水中含碘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饮食情况下,我国每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碘约100v200µg。按我国的标准,正常成人每天碘的生理需要量为120v150µg,孕妇或乳母为200v250µg,婴幼儿为20v30µg,儿童为50v80µg,青少年为160v200µg。在摄入碘中,只有少部分为 甲状腺摄取,大部分经肾脏排出。正常成人每天对碘的最低需要量约为100v150µg。 人体每天摄入的碘量与排出的碘量相近,也处于平衡状态。极少量的碘化物由 皮肤排出,绝大部分(90%以上)是由肾排出。每天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碘(约20µg)以有机碘形式从粪便排出。若每天从饮食中摄入碘500µg,则进入细胞外液的总碘量为600µg,其中 甲状腺摄入碘为120µg,占20%;而由尿中排出的碘有480µg,占80%。 在哺乳期间,有相当多的碘(无机碘和有机碘化物)由乳汁分泌,以供婴儿需要。乳汁中碘化物浓度可较血浆中高10余倍至几十倍。 长期碘摄入量过高或一次性摄入相当高剂量的碘,会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可以致病,统称为碘过多病(症)(iodine excess disorders),它包括:高碘 甲状腺肿(iodine excess goiter);散发性高碘 甲状腺肿;地方性高碘 甲状腺肿;碘致甲亢;碘致性甲减;桥本 甲状腺炎;甲状 腺癌;碘过敏和碘 中毒。 从公共卫生角度上看,地方性高碘 甲状腺肿可以造成较大范围人群的流行,高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总体上还没有得到系统研究和陈述,目前高碘与高碘 甲状腺肿有比较明确的关系,有临床的资料证明高碘与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疾患等有关,但高碘与智力发育的关系尚不十分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