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妇科副高级、正高级(专业代码117)

来源:医考圈作者:医考圈时间:2023-04-27 阅读:10777评论:0赞:0 有0人参与


医考圈各类医学考试精品培训
http://yk.ahumooc.com/

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妇科副高级(专业代码117)

副高级考试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3种。

考试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熟练掌握中医妇科专业理论知识。

(1)与妇科相关的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内容。

(2)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妇科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学、腧穴学、针灸学等。

2、熟练掌握妇科专业理论知识。

(1)盆腔局部解剖学、生殖器官的应用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的有关知识。

(2)掌握生殖器的生理功能(包括内生殖器的卵巢、输卵管,外生殖器)等。

(3)掌握盆腔以及相邻器官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组织胚胎学。

(二)相关专业知识

1、熟悉现代医学有关生殖内分泌学、遗传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妇科常用药物的药理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

2、熟悉与妇科疾病有关的常见疾病,掌握其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方法。

二、专业实践能力

1、熟练掌握妇科临床知识。

(1)熟练掌握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2)熟练处理妇科一般疑难病例及妇科急、重症抢救。

(3)熟悉本专业的少见病和涉及其他学科的疾病,能对其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4)熟悉妇科专业的常用药物的药理、药代学、作用、副作用及适应证、禁忌证。

2、熟练掌握本专业相关的诊断检查技术。

(1)妇科双合诊、三合诊、B超检查、子宫输卵管通畅试验、D&C术、负压吸宫术、清宫术等。

(2)熟练阅读腹、盆腔X线片,熟悉CT、MRI、B超声像图及其临床意义。

(3)熟悉妇科显微手术操作技术,熟练掌握一般妇科手术,在熟练其中一项的基础上了解妇科肿瘤手术、各种妇科物理治疗技术。

三、学科新进展

1、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如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基础研究,胎儿疾病和遗传学诊断、治疗,妇科肿瘤发病机制及其中医药的治疗,不孕症的种类和发病机制及生殖系统、内分泌紊乱的治疗,并指导实践。

2、对相关学科近年来的进展有较深入的了解。进一步熟悉了解与其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附:本专业病种

1、月经病

2、月经先期

3、月经后期

4、月经先后无定期

5、月经过多

6、月经过少

7、经期延长

8、痛经(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症)

9、经间期出血

10、闭经(包括:PCOS&HPRL)

11、崩漏(包括:DUB)

12、经行乳房胀痛(PMS)

13、经行发热(PMS)

14、经行头痛(PMS)

15、经行身痛(PMS)

16、经行泄泻(PMS)

17、经行吐衄(PMS)

18、经行口糜(PMS)

19、经行风疹块(PMS)

20、经行眩晕(PMS)

21、经行浮肿(PMS)

22、经行情志异常(PMS)

23、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

24、带下病(包括:生殖道炎症、肿瘤等)

25、妊娠

26、妊娠恶阻

27、妊娠腹痛

附:异位妊娠

28、胎漏、胎动不安(流产)

29、堕胎、小产

附:胎死不下

30、滑胎(复发性自然流产)

31、胎萎不长(胎儿生长受限)

32、子肿

33、子晕

34、葡萄胎

35、子淋

36、妊娠小便不通

37、妊娠贫血

38、妊娠身痒(ICP)

39、子嗽

40、产后

41、产后血晕

42、产后恶露不绝

43、产后腹痛

44、产后发热(产褥感染)

45、产后排尿异常

46、产后自汗、盗汗

47、产后身痛

48、产褥期抑郁症

49、产后乳汁自出

50、产后缺乳

51、妇科杂病

52、癥瘕(包括:妇科良、恶性肿瘤)

53、盆腔炎(包括:急性及其后遗症)

54、不孕症(包括:排卵障碍性、输卵管炎性、免疫性和LPD)

55、阴痒(生殖道炎症)

56、阴疮(前庭大腺炎)

57、阴挺(子宫及阴道壁脱垂)

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妇科正高级(专业代码117)

正高级考试题型为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2种。

考试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熟练掌握中医妇科专业理论知识。

(1)与妇科相关的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内容。

(2)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妇科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学、腧穴学、针灸学等。

2、熟练掌握妇科专业理论知识。

(1)盆腔局部解剖学、生殖器官的应用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的有关知识。

(2)掌握生殖器的生理功能(包括内生殖器的卵巢、输卵管,外生殖器)等。

(3)掌握盆腔以及相邻器官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组织胚胎学。

(二)相关专业知识

1、熟悉现代医学有关生殖内分泌学、遗传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妇科常用药物的药理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

2、熟悉与妇科疾病有关的常见疾病,掌握其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方法。

二、专业实践能力

1、熟练掌握妇科临床知识。

(1)熟练掌握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2)熟练处理妇科一般疑难病例及妇科急、重症抢救。

(3)熟悉本专业的少见病和涉及其他学科的疾病,能对其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4)熟悉妇科专业的常用药物的药理、药代学、作用、副作用及适应证、禁忌证。

2、熟练掌握本专业相关的诊断检查技术。

(1)妇科双合诊、三合诊、B超检查、子宫输卵管通畅试验、D&C术、负压吸宫术、清宫术等。

(2)熟练阅读腹、盆腔X线片,熟悉CT、MRI、B超声像图及其临床意义。

(3)熟悉妇科显微手术操作技术,熟练掌握一般妇科手术,在熟练其中一项的基础上了解妇科肿瘤手术、各种妇科物理治疗技术。

三、学科新进展

1、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如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基础研究,胎儿疾病和遗传学诊断、治疗,妇科肿瘤发病机制及其中医药的治疗,不孕症的种类和发病机制及生殖系统、内分泌紊乱的治疗,并指导实践。

2、对相关学科近年来的进展有较深入的了解。进一步熟悉了解与其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附:本专业病种

1、月经病

2、月经先期

3、月经后期

4、月经先后无定期

5、月经过多

6、月经过少

7、经期延长

8、痛经(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症)

9、经间期出血

10、闭经(包括:PCOS&HPRL)

11、崩漏(包括:DUB)

12、经行乳房胀痛(PMS)

13、经行发热(PMS)

14、经行头痛(PMS)

15、经行身痛(PMS)

16、经行泄泻(PMS)

17、经行吐衄(PMS)

18、经行口糜(PMS)

19、经行风疹块(PMS)

20、经行眩晕(PMS)

21、经行浮肿(PMS)

22、经行情志异常(PMS)

23、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

24、带下病(包括:生殖道炎症、肿瘤等)

25、妊娠病

26、妊娠恶阻

27、妊娠腹痛

附:异位妊娠

28、胎漏、胎动不安(流产)

29、堕胎、小产

附:胎死不下

30、滑胎(复发性自然流产)

31、胎萎不长(胎儿生长受限)

32、子肿

33、子晕

34、子痫

35、葡萄胎

36、子淋

37、妊娠小便不通

38、妊娠贫血

39、妊娠身痒(ICP)

40、子嗽

41、产后病

42、产后血晕

43、产后恶露不绝

44、产后腹痛

45、产后发热(产褥感染)

46、产后排尿异常

47、产后自汗、盗汗

48、产后身痛

49、产褥期抑郁症

50、产后乳汁自出

51、产后缺乳

52、妇科杂病

53、癥瘕(包括:妇科良、恶性肿瘤)

54、盆腔炎(包括:急性及其后遗症)

55、不孕症(包括:排卵障碍性、输卵管炎性、免疫性和LPD)

56、阴痒(生殖道炎症)

57、阴疮(前庭大腺炎)

58、阴挺(子宫及阴道壁脱垂)


小提示:87%用户已下载掌上医讯App,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掌上医讯”,版权均归掌上医讯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凡是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作分享,文章观点不作为掌上医讯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532-67773733)

共有0人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