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蛋白C(APC)是由155个氨基酸残核基组成的轻链(分子量25000)及2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重链通过二硫链连接而成的双链糖蛋白。 1.本品经凝血酶活化后使活化凝血因子Va和V?a选择性灭活,具有抗凝作用。 2.本品除去枸橼酸钠后,可抑制凝血酶产生,抑制血小板聚集;除去人血清白蛋白后,能浓度依赖性地延长APTT。 3.本品还具有纤溶促进作用,可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从而维持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活性。
(尚不明确)
先天性蛋白C(PC)缺乏引起的血栓性静脉炎(深部静脉血栓)及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对本品过敏者、孕妇、哺乳者禁用。
1.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2.有可能感染B19病毒和肝炎病毒。
1.慎用:(1)溶血性、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以及免疫抑制患者慎用。(2)耉年人和婴幼儿慎用。 2.本品只可用于PC缺乏症的患者,指:(1)PC活性在60%以下,同时与凝血因子?的活性比或抗原比不到0.7;(2)PC活性<60%,同时有血栓病史存在;(3)PC活性<60%,同时有家族先天性PC缺乏病史;(4)PC活性>60%但<80%,与因子?的活性比或抗原比不到0.7,加之有血栓既往史,家族中有先天性PC缺乏的患者;(5)基因分析确证为PC缺乏症的场合。 3.先天性活化PC不应症(即因子?存在Leiden突变的患者),本品无效。
1.本品使用所附注射用水溶化,一般以本品200v300U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剂500v1000ml中于24h内缓慢输注。如使用6天症状未见改善,即应考虑停药。剂量根据年龄和症状确定。 2.本品不可与氨基酸类注射剂混合使用。
本品不可与抗氧剂(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等)合用,因可使本品活性明显下降。
本品是由15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轻链(分子量25 000)及2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重链通过二硫链连接而成的双链糖蛋白。本品经凝血酶活化后使活化凝血因子Va和V?a选择性灭活,具有抗凝作用。另外,本品除去枸橼酸钠后,可抑制凝血酶产生,抑制血小板聚集。本品还有纤溶促进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蛋白C缺乏引起的深部静脉血栓及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 烧伤感染 |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性静脉炎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